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离婚后我成了豪门阔太 大江流 笔趣阁 > 第23章(第1页)

第23章(第1页)

第23章

而这还不是全部收获。

主编不可思议道:“你是说,胡为民同志除了燕大门卫这个身份外,还是个青年作家?”

“是的,胡为民同志有一部短篇小说在最新一期的《故事会》发表。”说着,赵莉莉将她在回来路上顺手买的《故事会》递给主编。

主编接过杂志,随手翻到赵莉莉提到的那篇小说。

“《会说话的骷髅》?作者名字确实是胡为民。”

接下来,他当着赵莉莉的面,仔细阅读那篇小说。

十几分钟后,主编反复阅读多遍,方才惊讶道:“这篇小说情节非常精彩,设定也很新颖,这真是胡为民写的小说?”

“是真的,据说故事会的编辑还特意赶到燕京,和他约了几篇稿子呢。”赵莉莉道。

主编惋惜道:“胡为民的小说好是好,就是不太适合咱们青年报刊登。”

“主编,我觉得胡为民同志不是那种只会写一种类型小说的作家。”接触过胡为民的赵莉莉对他很有信心。

主编敲了敲桌子,沉吟半晌后,点头道:“这样,你先把胡为民同志的采访稿整理出来,之后呢,你再去找胡为民详细聊一聊这事。”

“好的主编,我明白了。”

想法得到领导的认同,赵莉莉干劲十足。

她很有信心,无论是对胡为民的采访,还是那个约稿的提议,都会火!

。。。。。。

赵莉莉整理采访稿的时候,查剑英和陈建公等文学社成员也在替胡为民宣传。

只是文学社到底人手有限,即使在卖力宣传,传播范围也比较有限。

不过第二天,情况彻底改变。

因为《燕京青年报》刊登了关于胡为民的采访报道。

读者们这才知道,原来写出《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为民竟然只是燕大的门卫。

这份工作比不上工人,地位大约等同于后世的保安。

作者的职业揭开后,立刻在燕京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某机关大院传达室,

穿四个兜干部装的老刘拍着报纸冷笑:“门卫写文章?怕不是找人代笔的!”正要取信的宣传部小王猛地转身:“刘叔,这话可落伍了——《人民日报》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呢!”墙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盖住了老刘嘟囔的“臭老九又要翻天”。

某纺织工厂,

女工潘小菊攥着报纸闯进休息室,激动得双颊泛红,“胡为民。。。。。。胡老师和我们一样!”

“胡老师是谁?”

“哪个胡为民?”

“小菊,什么意思?”

潘小菊大声道:“你们忘了吗,就是写了《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老师!”

“什么,胡老师也是工人?”

“我还以为他是大学老师呢!”

“是啊,看来咱们工人阶级还是人才多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