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件事在村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裴勉的亲生父母在他记事前就死了,听说是为了给孩子多赚点奶粉钱,夫妻俩去给人帮工,路上整个巴士都翻了车。
裴勉又比旁的小孩早慧一些,村子里的人嘴碎,常常在路边看见他,眼神对上了,就肆无忌惮地打量一番,扭头就跟身边的人大声说:“这孩子是更像老大,见了人也不主动说个话。”
这个“老大”是谁,裴勉从来没有问过。但他知道村里人都管裴晨洋的爹叫“老二”,管他妈叫“老二媳妇”。
裴晨洋更蠢一些,大概上小学二年级才纳过闷来,也是他身边那帮不学好的混小子煽风点火,才知道原来老师口中的优秀标兵、那个处处压着他的“亲哥”,根本和他不是打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他爱惹祸、闹事,在班上欺负女同学,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以往重重郁结,裴晨洋索性都扣在裴勉身上——
“就是因为他!就因为家里有他!!我才什么都不是的,我才什么都干不好!”
那天回家,裴晨洋又跟村里的小孩一块去炸鸟,被村里人逮住了,扭着耳朵送回家,裴晨洋忽然说出这么一番话,让他爸他妈都愣住了。
“你瞎说什么?你这孩子!”他妈率先回过神,“你惹祸跟你哥有什么关系?”
“他不是我哥!他不是!!”裴晨洋一张脸涨红了咆哮,“他根本就不是!你们让他哪来的滚回哪儿去!”
“差不多得了!”他爸也忽然暴起,“还嫌这个家不够困难?!养你们两个你以为我和你妈容易啊?!”
坐书桌前写作业的裴勉听了全程,但始终没有起身,只是铅笔的尖折断在书页上,留下一道橡皮擦不掉的印痕。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房间本来敞开的门关上了,女人的手抚在桌案上,“你别听你弟弟瞎说,安心写你的作业吧。”
裴勉抬起头,那声“妈”卡在嗓子里唤不出来,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父母离世时他还太小,小到还要村里找的乳母喂奶。二叔一家接手了他,来年便迎来了自己真正的小孩,两个小孩一起叫爸爸、叫妈妈,反正都是一家人,村里没那么多讲究。况且叫叔、叫婶,太生分了,解释起来也太麻烦。
裴晨洋长到八九岁才经他人的口发现这件事,可见智商真的不行。
裴勉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堂弟智商欠佳,也懒得搭理。只是裴晨洋越来越过分,在学校惹祸要怪裴勉,成绩倒数也要甩锅给裴勉。
“他考那么好,我压力太大了,就考砸了。”
“他总是在家里呆着,也不吭声,我吃不下去了。”
一开始他爸还有作势抽他,他妈也让他别这么跟哥哥说话,后来时间一长,念叨得越多,家里的氛围越沉默。
谎话说一千遍都能成真,更何况裴勉确实和这家人不像。
有天吃完饭,在桌上,裴晨洋的爹叼着根烟忽然说:“我以前就挺怕我哥的,不爱讲话,成天就板着脸。”
裴勉飞速地抬起眼。
“哎对,就是这样眼神。”男人说着起身来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烟灰一抖一抖地落下来,“没事,爸跟你开玩笑的。”
裴勉忘了那天他是怎么下桌,背景音还是裴晨洋的大喊大叫。
小学快毕业时,发生了一件事。
让裴勉产生了想要离开这里的想法。
裴晨洋的智商不高,人却很闹腾,放暑假时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村外的水库游泳,这一游差点死河套里。
他爸他妈轮番去医院陪床,家里只能裴勉照看着,自己一个人起火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