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刻在石头上的名言 > 056 泗水升鼎(第1页)

056 泗水升鼎(第1页)

056

泗水升鼎

冶炼青铜,铸造器物,在中国历史上代表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高的生产力,曾经历经十多个世纪。从夏代起,特别是在商周两代,青铜器除了用作贵族的实用器具外,更多地被用来作为祭祀、宴飨、婚丧等礼仪的礼器。鼎是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种。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件“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根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铸造时所需的金属原料,当在一千公斤以上,可以想见其冶炼技术和铸造方式的复杂与难度。

鼎的实用及其演变,由食器转向礼器之后,便成为“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它代表着权力和等级,并形成用鼎规范的严格制度,不能随便逾越。所谓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至西周便形成了这种“列鼎制度”。因为天子用九鼎,所以九鼎成为象征最高权力的镇国之宝,并说九鼎随权力的更替而因袭。传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很多皇帝取得政权之后,便自然出现“问鼎”之事,其目的就是在舆论上巩固自己的地位。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张守节《正义》:“器谓宝器也。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秦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古代的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故名。全长千数百里,为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曾南至徐州东北,即秦始皇到过的彭城。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元代以后鲁桥、徐州间一段,又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明代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泗源被引入新运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迁,古泗水中下游不复存在。

两千多年前,传说秦始皇在徐州(彭城)的泗水中捞鼎,为的是找回“飞”走的那一件,以凑齐象征九州的九鼎,结果没有找到。这是历史学家笔下的描写。而民间传说却是:鼎是找到了的。当秦始皇派人捞鼎,快要将鼎升到岸上时,忽然从鼎中伸出一个龙头,咬断了拉鼎的绳子。于是,鼎又落入水中,不见了。

泗水升鼎

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左石室第三石。此为原石画面的右半部分。从视角上看,水面像是一口井,人们站在岸边往下看,实际上是两个角度的组合。

《水经注·泗水》说:

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

在汉代画像石中,除表现墓主生前生活的燕居、享宴、车马、百戏等活动,以及表现黄老思想的神仙、祥瑞等天国世界外,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具体人物,从题材上看,数量最多的莫过于“泗水升鼎”了。原因也很明显,是说秦始皇在泗水所捞之鼎的覆没,证明了秦政的短命必亡。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并且带有“谶纬”迷信的色彩。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了秦亡之后人们的一种心态。直到汉代,这种心态似乎还没有平静下来。各地画像石上所表现的,也多是龙头从鼎中出来,正在咬断升鼎的绳子。

对于艺术的处理,也表现了那个时期的特点。由于当时还没有解决“透视学”的方法,对于以二维度平面造型的写实性艺术来说,特别是表现野外的大场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很巧妙地创造了一种“组合手法”。即打破了从一个视点看事物的局限,将两个不同的视点组合起来,虽然不是一眼看去的光景,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的组合,互为补充,不但说明了问题,看起来也符合逻辑。用现在的话说,还带有很强的装饰性。当然,遥想那时的人不一定是为了装饰。这种“组合手法”在汉画中用得很多。譬如说画两个人对面“六博”(类似现代的对弈),因为人和桌子都是侧面的,桌面上的棋盘和饮具便看不到,于是,再换一个角度,将棋盘竖起来,画在两人的中间,连酒具也画上去,好像是挂在了墙上。在视觉上,会感觉不太合理,但问题却说清楚了。《泗水升鼎》图几乎都是这样处理,人站在了两岸,但河水画了“断面”;人物的动作和关系虽然交代清楚了,可是上面的人仿佛低头向井中看物,实际上是有的在河中,有的在岸边。因为是在野外,两岸的田野便画成整齐的方格,而且是竖起来的,曾有人说那是建筑,其实是农民种的田。现在看来,这种构图是很有意味的。不仅说明了画面的复杂关系,并且突出了主题的中心,一看就知道是在做什么。

泗水升鼎

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第五石。此为《金石索》木刻摹本。该书编者认为,两岸方格系“叠石为磡”。

泗水升鼎

山东嘉祥县刘村洪福院出土画像石。此为原石的下半部分。画面下方为泗水,水中有鱼;鼎已经出水,鼎下有人托起,两岸的人列队拉鼎。两岸有田,空中飞鸟。画面上端是秦始皇及其随员在岸边观看。忽然,从鼎中伸出一个龙头,咬断了拉鼎的绳子……

泗水升鼎

1983年山东嘉祥县纸坊镇敬老院出土。本图在原石的中部。

升鼎图

1976年山东微山县沟南村出土。原石画面横分三格,本图在原石的右格。有趣的是,画中人物似在桥头,上有建筑,人在建筑中观看升鼎。时代已远,开始戏剧化了。

泗水升鼎

均为山东嘉祥县五老洼出土画像石。刻石采用“凹入平面雕”的方法,“地”高于画面,风格与武氏祠迥异。

泗水取鼎

江苏徐州贾汪出土。本图在原石的下部。

泗水升鼎

江苏徐州铜山大庙村出土。

以上两幅画面已非自然场景的构图,而是采取了对称式的格局,仅为表意而已。

泗水捞鼎

河南南阳出土大型空心画像砖(本图为画面的中间部分)。画面以桥为中心,人们从两岸用绳索拉鼎,桥上击鼓庆祝,却不知龙将要咬断绳索。

秦王取鼎

四川江安二号石棺画像(魏晋时期)。此图与“荆轲刺秦王”刻在一起,由于时代久远,已是为故事而表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