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个名叫乐意的孝子。他非常喜欢给父母制作黄豆制品。”
“有一天,他在煮豆浆时忘记放盐,只能用盐卤水代替。当他把盐卤水倒入豆浆锅中时,豆浆迅速凝固成白嫩的乳块。”
“乐意的父母尝试后,觉得味道鲜美,于是乐意开始制作并销售这种新的食品,即豆腐。”
【确实很鲜美,豆腐脑好好吃哦~】
【哦,原来卤水是代替盐的呀。】
【要是也有人天天给我做好吃的就好了。】
【与其依靠别人不如自己动手,要不要加入我们做饭群?】
【战国是什么国家,难道是天天打仗的国家吗?】
【楼上,都说了战国时期啦,应该就是一个朝代吧。】
秦霁岚看着观众的疑问,回答道:“战国是华夏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历史时期,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
“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
“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哇哦。我政哥又出来了喔。】
【嬴政,终结时代的男人(不是)。】
【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战乱,太可怕了吧!】
【难怪叫做战国,确实战争好多。】
【幸好现在星际还比较安全。】
【真的要感谢那些在前线和虫族打仗的人。】
眼看着弹幕的节奏逐渐跑偏,这个话题比较敏感,秦霁岚也不好参与进去。
她继续讲另外一个关于豆腐起源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和淮南王刘安有关。这个故事也是最靠谱的一个版本。”
“在一些现存的典籍里均存在对于这个故事的描述,能够证明豆腐是由刘安发明的。”
“宋朝着名诗人朱熹诗曰:‘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相传,淮南王刘安的母亲喜欢吃黄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
“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
秦霁岚话锋一转,道:“这个豆腐花在某些方面与豆腐脑相似,但豆腐脑口感可能稍差于豆腐花。”
“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
“据传说,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喜好神仙黄白之术,与八公相伴,登山造炉,炼丹求寿。”
“他们取船官湖、东台湖里生长的优质大豆,用清冽的泉水磨制豆汁,并以豆汁培育丹苗。”
“一次,丹炉倾倒,丹汁与石膏石相溶,变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固体物质。”
“刘安品尝后,赞其为美味佳肴,并给它取名为‘豆釜’,意思是放在釜里面煮食的美味。”
“从此,人类第一块豆腐在寿春的八公山上诞生了。”
【喔哦,豆腐还和炼丹有关,不过炼丹是什么?】
【这个炼丹怎么听起来怎么像做化学实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