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七零年代青云路TXT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想什么?”宋恂疑惑抬头。“就是工作的事啊!”“你不是在补网队有工作吗?”她是队长的闺女,在生产队里,哪怕其他人都没工作,也不会少了她的。项小羽也知道自己提的这个要求有些人心不足了。在补网队补网,真的是队里难得清闲的工作了,甚至以后还可能变成机械化织网,她们这些队员就更轻松了。可是,她就想让生活能有些奔头精彩一点。宁肯苦点累点,也不乐意过那种一眼能望得到头的日子。若不是她晕船晕得厉害,她其实也很想去女子船队里工作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含糊讲了自己心里的想法。这番话听得一旁的苗玉兰都不禁张大了嘴,这死丫头咋这么不知道知足呢?宋恂倒是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小姑娘嘛,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以后,要是能一点不动心,心甘情愿地过回简单的渔村生活,才会让他觉得奇怪。“你想做什么工作?”项小羽犯愁,她要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还用麻烦宋恂帮忙想办法嘛?见她答不上来,宋恂又问:“那你有什么特长吗?就是相比于其他人,你觉得自己有哪方面的优势?”说起项小羽的优势,那得分跟谁比。如果跟村里的普通姑娘比,她的优势还挺明显的。有个当队长的爹就不说了,还是村里少有的上过初中的姑娘,人也长得漂亮。项小羽把这些吧啦吧啦说了,忧愁道:“有什么工作是要求长得漂亮才行的呢?我也就这点优势了……”宋恂&苗玉兰:“::::::”宋恂将书合上,认真打量她片刻。虽然那话听起来有点厚脸皮,但说实话,除了皮肤被海风吹得没有城里姑娘白,项小羽确实是个漂亮姑娘。不然,也不会被他朋友和老娘误会,他们之间有其他关系。“你既然已经上初中了,怎么不继续将高中读完?成绩不好?”项小羽赶紧澄清:“我上学的时候成绩很不错的,不说前三名吧,前五名是没问题的。”“对,我家两个闺女的成绩都很好。”苗玉兰也证实,“小羽从小就可会编故事了,参加过好几次作文比赛,都得奖了。我家堂屋里,贴的一半奖状,都是小羽参加作文比赛得的。还在县里面的一个什么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歌颂祖国的作文。”“既然如此,你怎么不继续读书了?”写作也可以算是一项特长了。“哎,这不是上山下乡嘛。我本就是农村户口,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都是要返回队里劳动的。那就没必要再花家里的钱上学了。”以前高中毕业还能分配到公社或者县里工作,现在他们这些农村户口的,都得回家务农。宋恂点头表示理解,琢磨了一会儿,说:“其实,你还有一个优势。”“?”“你普通话说得还不错。”项小羽很有自知之明地说:“还可以吧。但是跟你们这样的城里人比,还是有些口音的,上次我跟小悦一起去报幕,我自己就能感觉到。”“但是,会说普通话这一点,在南湾是个很大的优势!你要是能认真练习说好普通话,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以后未必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这个倒是可以,多练练没什么,可是练好了以后,能干什么呀?我们队里没有要求说普通话的工作,也用不着我去给演出报幕。公社和县里倒是有广播站的播音员,但人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不可能给我腾地方。”项小羽其实很喜欢做这类工作,但是她没有机会。宋恂的手指在书页上敲了敲,思忖着说:“生产队里为了建设机械化养猪场,马上就要通电了。”项家母女一齐看向他:“所以呢?”“我们公司的业务也马上就要多起来了。我想借着这次通电的机会,给我们公司拉一条电话线,安装一台联系业务的电话。到时候,可能会招聘一名电话员。”听过宋恂的话,项小羽首先想到的不是她能否当上这个电话员,而是在脑子里反复循环播放着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自五十年代起,在城市和农村都非常流行的一句口头禅,经久不衰。通电、装电话,对于任何一个生产队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目前,整个团结公社,甭说装电话了,连通电的生产队都没有。而他们瑶水村生产队,不但能借着机械化养猪场的东风,让供电所率先给队里拉电线,如今居然连电话也可以装上啦!虽然是渔业公司的电话,但好歹是在他们生产队的地界上,四舍五入也是他们生产队的电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