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幸臣推文 > 第44章 印书(第1页)

第44章 印书(第1页)

第44章印书只看到席上你一言我一语,敲定了义学名称就叫维贤书院,因着招收幼童,取的千字文里“景行维贤,克念作圣”,也便于孩童理解。又接着谈选址,既是主要招收育婴堂的孤儿,自然是在城西就在育婴堂附近合适,地方最后是谢翡应了出面去找京兆尹,在那附近寻一官田作为义学之用。这之后终于谈到戏肉筹银的事。张文贞仍然是当仁不让:“我出银一万,小王爷不必与我客气。”谢翡笑了声:“守之兄。”他亲热地称张文贞的字:“守之急公好义,我极佩服的,只是不可让你一人独美了,且先将建书坊所需的费用一一列出算个总账,再大家筹一筹,此事私下再议倒不着急,但我已请了一人来做这监察,定铁面无私,涓滴归公,也好教诸位捐了银的放心。”范牧村笑道:“非羽兄不必说,我已猜到,必是请了直声震天下的李梅崖李大人吧。他一贯与你熟识,得知有此善举,岂有不参与的。”谢翡道:“不错,李大人才赈灾返回,但事务繁杂今日来不了,听说有此义举,十分赞赏,欣然同意。还有状元郎生病来不了,今日已托了人先送了一千两的银票给我,只说是略表心意。一会而便麻烦苏霖玉做个记账官,大家先报一报捐款的银两数,无论多少,都是个心意。”许莼一直坐在那里慢悠悠喝茶,许菰在一旁不敢出声,心里却十分忐忑,他刚刚过继到长房,怎好开口去和嫡母白氏要钱,去哪里弄一千两银子来捐?莫说一千两,一百两都没有!但让他厚颜继续让二弟出钱,那他也做不出来,毕竟刚才刚被讥讽过。但打肿脸充胖子,他也是真窘迫。一时间上下不得,十分煎熬。只是心中又奇怪,从前这个弟弟十分豪爽,平日宴会遇到这种事情,他都会主动提出会银或是赠银,此刻却一直不说话,却是为何?只看到苏霖玉笑道:“敢不从命,只是弟于这算数上着实不精,刚想着荐一人来协助我。”谢翡一笑:“我知道你说的是谁,说完十分亲热看向许莼:“要说术算一门,咱们太学,除了思远弟,再无旁人了,却不知思远可愿助我等一臂之力?”许莼笑道:“如此德政善举,又蒙非羽兄看得上,岂有不竭尽全力之意。记账这是小事,苏大哥这是谦虚了。我适才正想着,有非羽兄首倡,又有三鼎甲在前慷慨解囊,弟微末之人,岂敢掠美,但这等大事,不可不略尽绵薄之意。”“正好弟家下产业有一印书坊,我想既是义学,总需授课书本、纸张、笔墨等物,不若这义学学生所使用的所有书本、纸张笔墨,都由我们靖国公府上一力承担了,如此可好?”这却有些出乎意料,谢翡微微诧异后笑道:“思远所虑果然周到,如此甚好。”许莼微微一笑,这笔墨纸砚他本来就卖,大批量从闽州进货,蒙童用的纸张笔墨,本就要求不高,便是放开手去用,能用多少?但印书,尤其是印教材,如五经正义,史书、医书、说文解字等这些书,是不可私印的。这需要国子监的准许条子,并且发放国子监制的官刻镂版才能印,每年都有数,不是轻易拿得到。他之前盘的那印书厂,本就半死不活不赚钱纯为了印自己想看的话本,平日只能接些私人书籍、诗集、佛经、碑拓字帖等等的生意,全不赚钱,本也没打算为了这个去专门托人送人情,人情可不好欠。如今可不正好借此东风,有谢翡和三鼎甲带头,又是义学这样的善政,国子监这边自然会给许可条子和官刻镂版,一旦得了这个,义学办得越大,其他书院的生意那还用说吗?更不必说自己还有个书坊能卖了,到时候科考试题、经典释义这类畅销书赚钱自然不在话下,这生意做得过,又是行善积德,名声好,不亏。许菰在一旁也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要知道许莼若是捐现银,无论带上他还是不带上他,他都会被架在火上烤,如今只以靖国公府的名义认捐笔墨纸砚,既实在又清雅,也捎带上他了,无论如何今日这个台阶下得去了,好歹不会丢脸了。说起来笔墨纸砚似乎不多,但允诺长期供给,累计起来也不是小数。在座这些虽然都是贵公子,却未必能代表家里做这个主开这个口。更不用说还有印教材课本这琐碎事,有印书坊印送,自然比外边买要方便许多。如今许莼情愿长期供给,又必有能干管事专人打理,自然是省下许多麻烦事。便是谢翡也说不出个不好字,一时众人都笑着赞许,又饮酒一番,然后作诗的作诗,擅画的画画,好歹将今日给应酬过去了。待到出了山庄回了车上,许菰喝了不少酒,带着些醉意看着许莼,许莼今日穿着不似从前华丽,只简单穿着绛紫袍,一丝纹路绣花都无,身上也只在腰间挂了一枚白玉佩压袍,但通身的气派并不逊色于今日那些皇孙公子,士林学士,今日看他侃侃而谈,丝毫也没有气怯之感。他忽然恍然发现自己这个印象中一向纨绔风流的二弟,不知何时已仿佛成长成为自己不认识的模样,太学,真的能这么改变人吗?若是生父许安峰仍在,他作为大房唯一的长子,亦有如此机会荫入国子监,结交达官贵人,是否……也如二弟一般,在王公贵人中应对自如,落落大方,丝毫不卑怯?而且,人人都知道靖国公府世子有钱,今日许莼不捐银,说出去会不会又被人讥笑?他离开了那被架在火上烤的境地,回忆起来,又有些忐忑不安了。许莼感觉到大哥看着他,抬眼问道:“大哥怎么了?”许菰道:“没捐银的话,他们时候会不会宣扬出去,说靖国公府小气?”许莼满不在意:“小气就小气,最好下次都别请咱们,不好么?横竖大哥你也快离京了,怕什么——现在看着三鼎甲好威风,结果一个月不到状元立刻就被贬谪了,谁知道等你回来,他们又去哪里了。三年又出新的三鼎甲了……咱们读史,也没多少个青史留名的文官是三鼎甲么。”许菰面上终究有些不安。许莼又宽慰许菰道:“人若是不想给你面子,鸡蛋也能挑出骨头来。我不捐银子或者捐少了,说我为富不仁小气,我捐,少不得又编排我挥金如土,好名显摆。你忘了上次我请客的事了?这情面给不给,都是看人下菜呢。他们不给我面子,指望我给他们面子呢。面上过得去就是了。”“大哥不也说过我交朋友的都是冲着我的钱来的么,若是我一毛不拔了,今后不正好冲着钱来的人就少了?也省得你被我带累嘲笑。”许菰沉默了一会儿,当日觉得满城沸沸扬扬,天大一般的事,如今几个月过去,李梅崖去赈灾回来,许莼入了太学,谢翡等王公贵族一样带着许莼玩,靖国公府毫发无损,还有谁说许莼奢侈请客这事?这么想来,他心态也微微放平静了些,面色也放松许多。许莼看到他如此,心中先纳罕,从前见许菰自许才高,如今看来遇到这样场合竟也胆怯,想是殿试失利,又上来就被张文贞刺了一下,傲不起来了。这么说来,许莼忽然有些领悟若是之前没遇到九哥,我大概也是如此,先被张文贞上来就讥讽几句,气势弱了。之后少不得为了争那一口气,势必要捐银压过那张文贞。事后可能又要忐忑不安,反复斟酌自己席上说的那一句话不对,捐的银子够不够,全力为了谢翡的义学出钱出力。最后名声都是谢翡拿了……自己说不得还是继续还是那破名声,越砸钱出去,最后吸引来的,都是这些为了钱来算计自己的人。九哥说得没错,之前李梅崖那事出后,谢翡还屈尊与自己结交,待自己十分亲厚。若是从前,自己只怕是要感激涕零受宠若惊。又自觉纨绔,读书不成,在他们面前哪里还能站得直?大概也只能不停给他们送银子来证明自己有用。九哥……才是待我真正好之人。他赞我聪明,夸我雏凤清声,教我如何应对辱我之人,仔细教我做人读书的道理。九哥才是正派之人啊。今日堂上诸生,人人都还是看不起我。想要被人看得起,还须得自己立起来,有实实在在的本事。许莼心里微暖,人虽还在车上,心思早已飘到远方。也不知道九哥如今在做什么,应该还是忙。九哥,九哥。许莼想到这里心中又酸楚,九哥既然不是贺兰公子,那想必这个岁数,早已娶妻了吧,说不准连孩子都有了,只是不好与我说罢了。想到此处,心中翻腾不休,一时又觉得人生漫长,自己恐怕这辈子再遇不上九哥这般好的人。回了国公府,他和许菰又去了长辈禀报,太夫人细细问了一回道:“莼哥儿这法子不错,就还是欠考虑了,怎能一直出?出个三五年也差不多了,咱们国公府的家学,都不曾有这么好的供应。”许莼微微一笑:“祖母说的是,只是当时三鼎甲都在,榜眼直接捐了一万两银子,就连状元郎听说家境贫寒,都出了一千,散席的时候我看范探花捐了五千两。”白夫人笑了声:“莼哥儿还是年少没经事,榜眼张大人就算了,那是江南世族,钱多。状元这一千两,绝不是他自己出的,他只需要出个名头就行了,那钱多半是谢小王爷自己从哪里腾挪的,自然也不是他自己出。横竖到了这份上,三鼎甲哪怕一个铜板不出,只要肯借名头给顺亲王世子就行了。这就是哄哄你们罢了。当然,范家到底到底是大族,虽然衰败,五千两还是拿的出来的。”太夫人点评道:“这些人都是着急在京里出名的,咱们不着急,犯不着争这个头筹。”她看了眼许菰:“菰哥儿若是留京,我倒也愿意自己替你出了这银子争个名声,奈何你一定要外放,那也就没必要争这一时长短了。”许菰低了头不说话。一时也就散了,许莼又去见了爹娘,许安林刚回来,一点小事做得声势浩大,劳苦功高,只说累了歇去了。盛夫人问了两句青钱安顿好了也便罢了。许莼便瞅了空又溜去了竹枝坊,仔仔细细把今日的事写了给九哥,又点评了两句:“从前只觉士林清贵,如今仍也视我如肥羊。狗肉朋友欲我会账,还要奉承我两句。现如今让我捐真金白银,却是要把我当羊牯做局架火上烧。呜呼,朝中做官的若都如是,悲矣。听说状元郎获罪贬谪,九哥,当官不好耍。”“又及,九哥有什么不方便在外边印的东西,弟可代劳,必不外泄。”谢翊看着这书信又是微笑了,这一副小心翼翼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印什么禁书又还要鼓起勇气要帮自己印的态度,实在可爱。这义学捐款一事倒是应对得不错,果然孺子可教。只是为了个国子监印书的许可这般得意窃喜,他开口和沈梦桢说一声不就行了?谢翊提笔复信:“朝堂固然诸多工于心计之人,但无非为利为名,士林也有务实正气之人,但不会为利结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更何况可托生死之友,一辈子有个一个两个足矣。其余诸人,都为过客,匆匆来去,不必计较真心与否。若要共事,要么以名利驱之,要么以势压之,挟其把柄……”他顿了顿笔,终究从案上拿下裁纸短刀,将最后一行“若要共事”之后全裁掉。这孩子心实,不要吓到他了。至于印东西,给他找点事也好,省得日日被谢翡他们惦记着,想到肥羊两字,他都忍不住想笑。他想了想,命苏槐:“你去御书房拿几套书来,一套《三国演义》,一套《龙图公案》,另外还有一套《本草》《瘟疫论》、《伤寒论》、《辨证录》、《三合集》,再有《珠算经》、《马经》。”他沉思了一会儿道:“先就这么多吧,封了盒子送去竹枝坊,和他说这些都是绝版书,供他印去卖,绝不可丢失,刻版后即送回。如能配些精美的绣像、草药画、算盘珠位图之类的,更好,印好后送我几套便好了。”苏槐应了:“是。”心里想着,乖乖,这可全是内藏孤本抄本善本啊,多少翰林学士想看,也要一本一本慢慢借,这小公爷拿去印了卖,嚯!谢翊自言自语道:“这能让他忙上一段时间了。”也省得日日和狐朋狗友厮混,与虎狼周旋。作者有话说:注:一、关于义学,是免费学塾,宋以后明清,兴办义学非常普遍,大多由地方官府主办。大家看看明清的名臣在地方的任职经历,不少都有办义学的政绩。仅看广西桂林一地,明清两代就兴办了四十多所义学。这也是明清考察官员的重要考核范围。而这种义学大多承担的是启蒙学童、教化乡民的功能,唯有少数书院才能达到往科举输送人才的作用。科举的资格和义学就读的资格是两回事,不是说你读了义学就一定能参加科举。文里谢翡举办的义学,规模很小,只是替朝廷分担一些赈灾负担,同时挣点名声养养望,不必发散太多,这也不是许莼的事业,不会多写。二、筹办义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奏报这事肯定早就奏了,和皇帝前一晚见世子没有因果关联。皇帝日理万机,在皇上跟前奏报,可能也就是一句皇上去年水灾,育婴堂收养孤儿负担困难,我打算办个义学分担,银我发动捐助自筹。皇帝一听挺好,就是不要光教经义,教点实际的。皇帝不可能还去真听你去汇报这义学叫啥名字,选址在哪里,老师打算请谁,需要多少钱,钱打算怎么捐的这些琐碎细务。便是关心,也只会要求走程序专折呈报,由国子监、礼部等有司审核。谢翡为宗室子弟,见皇帝机会多,要办义学,报这一句话也就是为了过个明路,省得做了后皇上猜疑邀名,当然咱们皇帝自然也胸襟宽广,不介意这些,有实惠到百姓就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