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室友小心翼翼地询问:“怀谨战士,怎么了吗?”
栾怀谨抬眸,看过去,说道:“哦,没有。”
个人光脑提示音持续响起,仍旧是明何发来的私信,还是书名。
栾怀谨周身散发出的冷气更多了。
几位室友面面相觑,说话声都变小了。
另一端的明何一共发来二十一本书名。
明何试图提示栾怀谨。
这回,他连撤回都懒了,假装不知道微笑表情包的另一层含义为呵了个呵。
栾怀谨并不知道,21这个数字,是爱你的意思。
无论从各方面来说,栾怀谨没有任何感情流细胞。
栾怀谨现在是完全不想回明何的私信了。
大概两分钟后,明何又发来了第三条私信。
栾怀谨精神一震。
回还是要回的。
他非常想这几天和明何如胶似漆地黏在一起,哪怕谈的都是令他头秃的爱情小说,他也愿意。
他想到曾在思情读者专栏看到的一篇读后感,所谓爱情,那就是痛苦也要在一起的真挚情感。
他对明何的感情,不是爱情,却绝对真挚。
明何不死心,又提示了数字。
栾怀谨理所当然什么都没能get到,他就是木头。
另一端的明何:“……”
两人又说了几句,明何继续忙,栾怀谨开始……
读书是不可能读书的。
栾怀谨根据明何发给自己的书单,打算在网上寻找这二十一本书籍的各种读后感。
他熟门熟路,先是打开阅读平台,点入思情的个人主业。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明明思情与明何的阅读喜好相似度非常高,然而思情的读后感中并没有相关这二十一本书籍的内容。
薅羊毛就要专挑一个薅。
打一个比方,如果说某一天,明何看到了思情的读者号,并且说他发给他的读后感与思情的一模一样,他还可以说,思情的读者号就是他的读者号。
如果到时候明何发现思情另有其人,他还可以和思情串通一下,告知明何,他和思情其实是共用一个读者号。
栾怀谨不死心,又仔仔细细在思情的读者专栏搜寻两遍。
明明有这么多本,思情似乎没有留下这二十一本书籍的任何读后感。
没办法,栾怀谨只能换别的羊薅。
他面无表情地打开搜索界面,开始搜寻。
搜第一本,《信》。
竟然没搜到。
栾怀谨愣了下,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他感到茫然。
他不死心,继续搜,仍旧没搜到。
想了想,他加上作者名,还是没什么结果。
讲道理,这不应该。
但他一点都不慌,还有其他二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