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是咱们高大人能劝的了吗?高大人也只是赘婿呀。”
话没说完,尚稀云回头道:“我看你们也是闲的,跟他们说什么废话。”
此言一出,新法司官员顿时一惊,想到自己案头的那些事,再没有心思闲聊了,二话不说匆匆往里面走。
“对了,小胡,那几个村子你熟悉,正好司长这些调查问卷你再去做一下,要是快的话,咱们整合起来,明年这法令就得颁布了!”里头跑出了一个同僚,手里捧着好大一叠卷子,看起来如垒危卵一般。
胡孝言目瞪口呆,“都是我的?”
“咱们人手不够,没办法,你……坚持住,年前完成就行。”同僚也觉得不好意思,将这叠颤颤巍巍的卷子交给他,便风也似的跑了。
世人对新法司颇有好奇,但绝对想不到是最苦逼的衙门,不仅要各行各业的百姓打交道,三省六部的官员也得熟悉。
可以说若非高学礼是皇帝的亲信,一般人真坐不稳这个位置。
胡孝言脚上的泥还没干,忽然生出了想要跳槽的冲动。
这时,听到一个笑吟吟的声音,“要是觉得忙不过来,找人帮忙便是。”
“凌凌,你怎么来了。”尚稀云惊讶地看着在侍卫的保护下,慢悠悠走进来的尚瑾凌,后者往优雅一站道,“听说新法司被围攻了,我来看看。”
尚瑾凌一来,书生们终于将目光对准了他,“北凌王?”
“正是。”
“既然北凌王愿意倾
(第26页)
听,我等正好……”之前的李书生正要说话,却见到尚瑾凌打开扇子制止了他的话道,“你们误会了,我不是来跟你们掰扯我的私事,而是看新法司忙碌,来帮忙的。”
他走到胡孝言身边,望着这叠调查问卷,笑了笑道:“我记得你姓胡。”
胡孝言闻言惊讶道:“王爷居然记得我?”
“去年被高大人调入新法司的进士,能留下的不多,你是其中一个,听说很能吃苦耐劳,是个可塑之才。”
胡孝言手里有卷子,不好行礼,但是神情却激动不已,“王爷过奖了,下官本就出自寒门,对农事相对熟悉一些。”
“跟出身没关系,跟心性却大有关联,能沉下浮躁之心,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很难得。你该知道,你所做的一切,是高大人拟定新法,为百姓寻求福祉的根据,不是无用功,新法皆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这是下官该做的,当不得王爷夸奖。”
“深入民间,知其民意,懂得民需,将来就是离开新法司,任何之职亦可担任,前途无量。”
尚瑾凌轻轻淡淡的话让他原本想跟吏部递折子换岗位的想法,瞬间烟消云散了,激动道:“王爷放心,下官一定谨记在心,更加努力!”
尚瑾凌感慨道:“好样的,若是大顺多一些如你这般脚踏实地的官员就好了。”说着,他看向围在新法司门口的书生们,仿若随口道,“对了,皇上大婚,准备明年开恩科。”
恩科这两个字瞬间进入了这些书生的耳朵里,彼此之间面面相觑。
春闱每三年一届,每次就录取这么点人,多开一科,机会就大一次,每个书生的脸上下意识地露出惊喜的笑容。
“但是科考的内容会有一些变更,皇上向来务实,对民生,对新法会更加重视,诸位可得多多关注。”
尚瑾凌轻飘飘的一句话,一下子将这些书生的注意力给转移。接着就看到尚瑾凌将胡孝言几乎快到脖子的卷子拿下来一叠,直接放在这些书生手上,在后者惊讶的目光下,他微微一笑道,“诸位既然如此关心国事,有闲情功夫跑到新法司衙门来抒发己见,那不如与胡大人分担一些,早点接触事务,可好?”
众书生看着手里的问卷,半晌无声,最终那位李书生小心问:“这……我们能行吗?”
尚瑾凌掸了掸衣袖,肯定道:“世上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家国大事,只有数不清的琐事,诸位可愿意?”
这是难得的机会,一个个看着李书生手里的问卷,生怕尚瑾凌后悔,连连点头,“学生愿意!”
皇帝嫁不嫁,跟自己的科举和前程相比,重要吗?
一点也不重要。
尚稀云本还以为尚瑾凌得被骂个狗血淋头,没想到那些书生全围着胡孝言去了,一时间还有些懵。
尚瑾凌问:“姐夫多少天没回家了?”
尚稀云白了他一眼,带着心疼道:“你该问这个月,他回去几次了。”躲着是真的,但新法司忙也是真的。
正在这时,高学礼听着信走了出来,他原本是不想应对的,但是尚瑾凌既然来了,便出来见一见,生怕这些犀利的书生将北凌王给吃了。
尚瑾凌看着高学礼眼底疲倦,于是说:“姐夫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