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360367(第14页)

360367(第14页)

在泰山他们就跟寻常游客一样,走走停停,看看某处风景,也自有人帮他们拍照。

山上住了一个月,皇帝留下了不少诗,然后心满意足前往下一个地方。

看完山后自然是要看海,尝试过赶海后,坐着游轮海上冲浪海钓,海边住了半个月赶上了台风,真是世界末日一般,看着外面的黑云,和狂啸的大风,留诗三首。

宝音不爱看他的诗,一来是欣赏不来,二来嘛,现代人看到诗就反射性想做阅读理解,脑壳子疼。

台风过后,城池一片狼藉,百姓见惯不怪的走出来收拾残局。

倒塌的树木拦路,经过三四日才清理干净。

获得是大海变化太过无常,内陆的人很难不产生畏惧,这次之后他们行程转向内陆,沿着黄河往洛阳方向走。

一来是他想看看如今的黄河水道,黄河他修了半生,好歹看看如今状况如何。

黄河两岸都种了树,河南本就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到河岸边还是有大量农田。

两人看了都不由皱眉,黄河水流湍急会冲掉河边的泥土,贴着黄河种地是方便,可田地是没办法固土,按照当初制定的政策,沿河岸一里内是需要造林,不允许开垦良田。

这就是违反了当初制定的政策。

宝音本来是想找人问罪,被他拦住了,“传讯给老四,让他处理吧。”

察觉到当初制定的政策出现了变故,他们在周边停留了两人,又继续往上游走。

之后发现的状况都发送电报传达进京。

抵达开封也没见消息传来,不过宝音还是收到消息,新帝派了钦差私自调查。

这种地方糊弄中央的事哪怕后世都没少了,那样信息发达的时代,不还地方在山上铺假草皮来糊弄卫星,还有人在地里种白菜来骗取农业补偿。

这些是平民百姓能赶出来的吗?

许多农业补助,百姓连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申请了。

许多补贴,怕是一下来,就被有心人提前给申请了。

弄虚作假从古至今都没变过。

还是那句话有些政策是好的,到地方就变了味。

这次两人离开也是空出位置让老四整顿,老四是真能下狠手,想来憋了半年的窝囊气,今后要撒出来了。

这半年大概也看清楚了朝中某些人的嘴脸。

开封玩了几日,这里已经不复宋时的汴京繁华,黄河改道几次淹没开封,到后世听说古汴京被埋在了地下。

坐船去了洛阳,看了六朝古都的长安。

长安县这会儿隶属于西安府,上了城墙看了古寺感受了一下千年去唐太宗的痕迹,之后沿着黄河继续北上。

甘肃这地方皇帝并不陌生。

两人算是沿着李家的发家地走,看了被黄河一分为二的兰州,还有中东面孔的阿拉伯人。

上了黄土高坡,这几年不断搞绿树种植还是有点效果,绿化上来,生态也跟着变好,这都是肉眼可见的。

离开了兰州继续往北,过长城从五原到包头。

沿途不断有人在搞绿化,许多都是宝音名下的慈善行业雇人来做,一方面是给人一份工作,一方面是搞绿化。

这些年就没断过,二十年来不断有人加入也不断有人离开。

一部分没办法带走的钱宝音喜欢用这种方式回馈出去。

至于说将她的私人财产留给皇室?

她没有想过,皇室最不缺钱,不说留在手里的皇庄田地山林,就是投资的产业每年也有不少收入,这些够花了。

她手里的这些财产更希望用在改造环境上。

草原上也修了一条水泥路,防止草种顶裂水泥地面,地下铺的土都是熟土,哪怕有种子落在上面也不会生根发芽,这里千年来官道的铺设方法。

草原上的路不是直行而是蜿蜒曲折的,不时还有成群牛羊经过。

沿途还能看到废弃的红砖水泥房,那都是牧民留下的,跟树林里供猎户居住的小木屋一样,里面放了粮食和炭,供牧民使用。

也有流浪过来的人住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