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他的那些谋算漠不关心,反正她已经要到她想要的了。
至于皇帝在算计什么她不管。
梁九功看向皇上,见他没有反对,转身往外面走去。
太皇太后昨夜赶过来天色已经晚了,看得不是很清楚,这会儿雨停下来便开始溜达。
沿着湖边走了一段,外面还是细雨。
湖边有段挡雨的廊檐,在这里赏雨倒是有一番趣味。
宝音领着人过来,先上前行礼。
湖面上几只天鹅正在觅食。
太皇太后看着湖对面的农田道:“我以为这里跟行宫差不多,没想到……”
宝音接话道:“接地气是不是?”
太皇太后微微一愣,“对,是这么个说法,跟普通农庄差别不大。”
园子里农田可以说占了快一半。
“皇上重视耕种,在建园子之初就要求田地要多。”
她笑笑,“今年在热河行宫收获了不少早熟的水稻,可把皇上高兴坏了,说要在京畿推广。”
老太太也来了兴趣,“可是御田出来的早熟种子?”
“是,试验后比原来种子早熟,皇上特意等丰收后才归京,还带了两百斤新米,亲自去壳,已经送进宫了,您要是晚些出来这会儿已经吃上新米熬的粥了。”
孙子有这番孝心,老太太自然是开心。
“这新稻能早收是好事,热河那边能种,东北那边也能种,多种点粮食总是好的……”
第182章
上书房内,大阿哥正在读书,突然他的哈哈珠子像是看到了什么神色有些紧张。
大阿哥本来就在走神,像是一篇文章读两百遍、背两百遍的法子本来就是笨办法,只有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才会采用。
至于为何到了宫里会被奉为圭臬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这法子用在大阿哥身上反而让他成为了厌学少年。
什么经义没学到什么,只学会了皮毛,实际上除了三阿哥是真心学进去了,其他的阿哥都是得过且过。
阿哥们的功课可不止汉文,还包括满文、蒙语、西洋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等,最近几年格物学大行其道,又加了物理和化学。
小孩嘛总有个喜好,汉语在学业中占比不算高,学得也不算用心。
这会儿上面汉人师父正摇头晃脑说着《论语》,大阿哥是压根没听进去,抓耳挠腮中发现一旁哈哈珠子面色奇怪。
他这位哈哈珠子是新来的,原来的因为做事不妥当被赶回家了。
新来的这位跟明珠有些关系,平日里他也是很看重。
眼下一瞧对方神色紧张,大阿哥也顺着对方视线看向窗外,这一看不得了竟然看见明珠杵在窗外。
午休时分,大阿哥终于跟明珠见了面,两人也不是在乾清宫内,而是走出了宫门往阿哥所方向。
半道上,明珠说明了来意。
“皇上病重,阿哥可有打算?”
大阿哥微微吃惊,“明珠,你在说什么?汗阿玛只是风寒,何至于传出病重这种话?”
明珠摇摇头,“阿哥莫非不知,皇上入驻园子后就跟外面断开了联系,外人也不知里面是何情况,奴才求见贵妃娘娘,娘娘竟然也不见,阿哥应该早做打算。”
大阿哥闻言慌了神,“什么打算?前儿个回来时还好好的,怎么才过一晚上就传出不好消息了?”
别看他总是跟太子作对,那是因为有皇帝这位靠山,不然他能跟太子斗得旗鼓相当?
搁前朝太子就是太子,太子定下其他皇子都得靠边站,也只有永乐朝的皇子会被永乐皇帝忽悠着以为皇位唾手可得。
大阿哥为何敢跟太子争?不还是皇帝给的底气。
这会儿意识到这个靠山随时会没了,可不就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