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笔,回信,反正就是互相推脱,谁不会呢?。
回汴京?宗泽以为,他那二十万山贼土匪,只会抢劫的一帮人,挡得住金兵?能够保证在钱粮全无的条件下不哗变?
将宝压在一个我根本不信任的六十多岁随时都能够行将就木的老头子身上,我不会干这么蠢的事情!
待到所有的事情都稍稍平顺了些后,我再次来要演武场,却意料之外的,没有看到岳飞。
我记得最近的军队,大元帅府的亲兵,都未曾动过,他去了哪里??。
我并未问。
过了数日,我还是没有见到他的人。
心中留了意,我在殿中批折子,猛然抬头,问汪伯彦道:“你是相州知州,你可知,你们相州刘浩部下一个叫岳飞的去了哪里?”
汪伯彦脸色微变,随即道:“圣上问得,可是那次,臣带兵迎陛下与河上的那个岳飞?”
我想了想,似乎岳飞说过,他那次的确跟着汪伯彦去了。便点了点头,道:“就是他,怎么这些天没见到他了?”
汪伯彦看了我两眼,道:“回陛下,那个……岳飞被赶走了!”
我吃了一惊,手中的笔不觉掉落,问道:“赶走了?为什么?”
汪伯彦道:“这……这岳飞曾经给陛下上了一道折子。”
我奇道:“朕为何没有见到?”
汪伯彦又看了看我,道:“折子刚好送在李相公手中,李相公看了,说岳飞小臣越职言事,就将他开除了军籍!”
我对李纲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哗得一声站起,怒道:“给朕的折子,朕都没有看到,李纲居然敢拦下来?折子呢?拿来朕看!”
汪伯彦连连答应了两声,转身出去,过了片刻,捧了一份折子上来。
我翻开,跳入眼帘的,是工整的小楷。
字写得一般,不过可以看得出,写得很认真。
上面写着: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而李纲、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长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
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我将这表奏看了两遍,岳飞一个小兵,并不太懂得朝中之事。
他将汪伯彦,黄潜善和李纲三人都归为奸臣。可其实,三人各个不同。
只不过,他在表奏中所反对的巡幸长安,健康,襄阳等地,却是李纲的主意。
心头怒意渐生,岳飞的这本折子,就算是我看到了,也只会一笑了之,不会当真。可竟然拦着没有让我看到,就自行处置。
我沉了脸,对一旁的太监道:“去把李纲叫来!”
李纲来时,看了站在一旁的汪伯彦一眼,随即朝我问道:“陛下,臣正要找陛下有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