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御书房。
朱元璋看着李文忠从前方传回来的奏折,脸上不自主的笑开了花。
“禀皇上,赈灾工作比想象中的顺利。”
“在太子殿下的神机妙算和高明手段下,已经筹集到了绰绰有余的赈灾粮款,有了充足的粮款后,救济灾民以及抢修河堤等赈灾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当中。”
“殿下之手段,着实是令臣惊叹。”
“先是找受灾两省的大地主乡绅捐赠赈灾粮款,在遭到地主乡绅的敷衍之后,殿下让人……”
“……”
李文忠在奏折中一五一十,事无巨细的叙述了朱标赈灾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朱元璋要求他做的。
字里行间中,完全可以感受得到李文忠的震撼。
别说是李文忠了,就是看着文字描述的朱元璋,也都不禁为朱标的手段叫好。
虽然他也大概能够猜到,这一切都是杨炎的主意。
但是这一切都是朱标执行的,而且执行得极好,功劳都记在朱标的头上,而杨炎连他和朱标的身份都不知道。
这样也挺好。
不需要给杨炎任何的名分,而且杨炎没有顾虑,还能听到真话。
杨炎还真是又一次惊艳到了他,虽然杨炎不教书跑去赚贵妇们的钱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杨炎真的是一个极具才华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朱元璋想要将他带回金陵的主要原因,这样聪明的人,如果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他不会放心。
不过当时杨炎拿到了他给的一小箱子财宝之后便游山玩水去了,三年后再一次出现,又是开始卖专赚贵妇钱的香水,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考取功名或者为国效力什么的,完全是一副掉进了钱眼里的样子。
杨炎确实很符合朱元璋心目中俗人的形象。
士农工商,历来商人都是排在末位,而杨炎现在偏偏选择做一名商人,以前杨炎还是老师的时候,朱元璋还有几分尊敬,特别是在杨炎见到那一小箱子财宝时风轻云淡的模样让他肃然起敬,但是现在对做起香水生意的杨炎,他打心眼里看不起。
拥有如此才华,却不思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或者安心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都要比现在好。
不过,杨炎是个俗人他就放心了。
特别是现在,杨炎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三年前上课时候的不安也随之消失了……
……
三日之后,奉天殿。
满朝文武,井然有序。
前去灾区赈灾的太子带着曹国公李文忠回来复命。
太子禀报道:
“禀父皇,半个月前,山东河南两省遭受入秋后的罕见水灾,儿臣奉命前往办赈。”
“儿臣入驻后,对当地乡绅富商进行劝捐,乡绅富商皆感念皇上天恩浩荡,踊跃捐钱捐粮,山东河南受灾两省乡绅富商共捐钱捐粮合计一百零七万余两,周边省份又捐钱粮合计五十二万余两,合朝廷赈灾粮一百万石,赈灾钱两八十万两,本次赈灾钱粮皆颇为充裕。”
“钱粮到位后,儿臣命两省文武大小官员分头查办,凡被灾处所,无论乡村市镇、有无同业之人,俱按照极次贫给赈,现在民情已然安贴。”
“陆续安置流民甚多,近闻本籍水退,愿归者,已令当地州府支给口粮,日内散归者已不下十万人,其尚有搭棚居住者,仍按户日给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