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早餐店,其实不止早餐,也做酒席和快餐。
他们家的主打产品,是一种叫“豆皮”的小吃。
制作的手法跟煎饼有些相似,用的是豆粉和米粉混合的面浆。
在大锅中把面浆摊成厚薄均匀的饼,然后再打上鸡蛋,铺上由糯米和各种食材混合成的馅料。
小火将饼皮煎至焦黄酥脆后,撒上葱花,浇上一点卤汁便可出锅了。
曾经一份块,现在差不多十到二十块一份。
贵,但是好吃。
不少外地游客来江城,都会选择吃名气更大的“热干面”,但其实这种面很多外地人吃不惯。
碱面的碱味味处理不好,会很影响口感。
芝麻酱的浓香,不喜欢的人吃着,就会觉得很难受。
再加上小店子太多,手艺良莠不齐,有人吃了一次,直呼垃圾。
可事实上,江城人喜欢吃这种面,是有历史和地理原因的。
江城是码头城市,以前以苦力居多。
生活节奏快,人民贫穷。
小小一碗热干面,没有汤汁,可以边走边吃。
碱面不易消化,芝麻酱热量高,吃上一碗,一整个早上都不饿。
外地人以为它有多么美味?
其实只是底层人的无奈。
“豆皮”在那个时代,就属于高档食品了。
糯米、鸡蛋、肉丁、冬笋、香菇,有的店子还会放甜豌豆,大虾之类。
大大的猪油,小火慢煎,每一项元素,都不是给穷人预备的。
只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它也就不再显得高端。
可张帆还是喜欢吃它,当超多的碳水在肚子里被释放,你也就获得了超多的快乐。
然后再配上一碗“蛋酒”,绝美的享受。
鸡蛋的柔滑配上米酒的清甜、爽利,还有那似有若无的酒精,很上头。
她曾经是吃不上这么好的东西的。
在那个豆皮五块的年代,一个大包子才一块五,买上两个,就可以混上一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