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贵妃吐槽日常(清穿)玄北这个有吗? > 340350(第7页)

340350(第7页)

等每个人说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后,宝音等旁边登记好,才接过了登记的表格。

“各省地方新式教育的蒙学和中学都归谁管?”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站出来,“回娘娘,若是县,蒙学无人管,中学归教谕。”

“那么衙门呢?归哪个衙门?”

这话说起来就有些尴尬了,大清的教育现状是有官无衙门。

县级的教谕看着牛逼哄哄跟县太爷平起平坐,实际上一点实权都没有,还是清贫得很。

宝音沉默听完,也明白了好好的学校为什么会成为妖魔鬼怪胡作非为之地,感情是没有人管制。

她记得当年是让教育部门监督,为何没有辖制住,现在情况也了然了。

名义上归教谕管,但也是名义上,有名无权,连打下手的人都没有,光靠着一张嘴两条腿这怎么管?

或许是宝音脸上的表情过于同情,又或是气氛正好,有人开始诉苦,这诉苦就跟有瘾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劲儿上来嘴巴跟没把门一样谁都拦不住。

宝音正对坐着,看到有人挤眉弄眼试图打断,她冷冷眼神扫过去,再带着鼓励眼神看着那将过去憋屈说出来的官员。

得到鼓励,那人说得更加眉飞色舞了。

房间内很安静,只剩下一个人激昂慷慨,或许是周围安静得有些过分,这人突然醒悟过来声音逐渐变小跟着消失。

宝音含笑看对方,“爱卿不愧是国之栋梁,此前竟无人发现此等疏漏之处,为国抡才是大事,岂能只顾头不顾尾?”

“眼下教育衙门形同虚设,未能像户部形成一套完整的办事规则,这样此事就交给爱卿,参考户部等衙门给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从蒙学开始管起,相关私塾需要申报老师信息,同时上报学生档册,档册要记录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父母……”

“父母信息要跟户帖对得上,若是父母一方无户籍信息,需要地方查明,此档案由学生入学开始登记交由县级衙门管理,往后择官需要从地方调取这些档案,档案应该封印好,拆封即作废。”

“蒙学、中学、大学新生都得建档,科考报名无档者便无学籍,无档者禁止科考。”

“教育衙门往后重点是在县、乡开办蒙学,在十年内逐步取消私塾,教师归教育衙门管,相关薪酬划入地方财政支出。”

不少人兴奋起来,皇后透露的话音很明显,往后这个教育部门不再是空头衙门,而是实打实的掌权衙门,管理下面的教师,他们总算不是坐冷板凳的衙门了!

宝音提出要求后,让下面人去按照要求拟定了,上交打回去要求改,这样来来回回三个月总算是让宝音满意了,也正式昭告大清原本的八股文取士终结,往后国家抡才是从大学生中挑选。

京城的皇家大学也出现了分裂,这几年大学每年都有一定的留校名额,还不少,人多就有门派,文人别的不会,搞这种拉拢人孤立人的把戏非常顺手。

这几年争斗越来越频繁了,早前宝音是无视的每年还给出了上百个留校名额,这下子光是教职工就有两三千人,皇家学院已经变得极为臃肿。

这种情况下不免有落败的争斗者,一个学校资源就那点,好的职位那就那些,可以申请研究资金做实验,自然比代课拿到的那点代课费要多。

宝音是一直盯着,也觉得这个时候时机成熟,是时候放出去一批。

皇家学院就收到了上面一份通知,允许各省建设大学,相关条件待遇都写在了文案上。

才第一天就有不少人报名,当然守着皇家大学不肯走的肯定也有。

皇家大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比现在去一个地方从头打拼起要强不知多少。

没有人阻拦,都是自愿。

走的人多,留下的人也多。

在皇帝回京的时候,宝音已经将下面贪污案件,各种冒名顶替事件全部处理了,新式的教育衙门教育局也出现了。

跟后世差不多,凡是跟学生、教师沾边的都归教育局管。

老师的工资、学生的书籍、餐补等等都归学校管。

新生的教育局拿到权力招兵买马加紧落实到位,等皇帝回到京城一切成了定局。

那些守旧派,反对终结科举的官员自然是冲皇帝面前哭诉皇后的罪状。

可是没用,该改的已经改了,光是朝中本来是清水衙门的翰林院就不会松开到手的权力。

翰林院这次算是大赢家,原本被看不起的外翰林也得了管理满蒙学校的权力,那些宗学也归他们管。

有人哭诉,得利的人立刻成为皇后的马前卒,率先将这些人给挡了回去。

皇帝只当这事没有发生,心里却爽得很。

当年不让他改制科举,现在好了,连科举都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