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心头松了老大一口气。
他这辈子同老八不一样,没有一丝根基,只能从头慢慢往上爬。对于没有人脉的卫氏一族,他只能靠生下皇子熬资历。
但只要想想三女一子的顺序,他就忍不住绝望以及嗜血暴躁。如果这一胎是个儿子,那么皇帝就没什么用了,留着他让他继续生下儿子同自己的儿子争宠、有了新欢再干掉自己吗?还不如现在就同归于尽。
问题是现在弑君,先前受的罪都白受了?老八看的戏就算白看啦?
胤禩遣了楚服出去,转头对胤禛说:“这一胎落地,四哥算是心愿得偿了吧。”
胤禛咬牙:“承、你、吉、言。”
胤禩无所谓笑道:“那弟弟预祝四哥心想事成。”
胤禛皱眉:“你打算袖手旁观?”
胤禩嗤笑一声:“窦太主包在弟弟身上,有了窦太主,平阳公主就是想闹事也没法子。算起来四哥同弟弟早在一条船上了。”
胤禛不信老八如此好心,若两人易地而处,不占尽优势绝他不出手相帮。他狐疑道:“事成之后,你的打算?”
胤禩也不介意都说开,省得有人总是疑神疑鬼:“四哥不愿以色事人,弟弟也不想落得受制于人的地步。四哥笑话弟弟也看了,总归龙子龙孙,何必为难?你儿子做皇帝,你做监国太后我无所谓,弟弟只要太后尊荣,出行无忧。说我没志气也好,这辈子连盼头也没有了还争什么?”
说到底,胤禩也不愿意时时刻刻被武帝威胁,汉武帝六亲不认寿数又长,这样龟缩一辈子更憋屈。更何况自从陈后不爱生事以后,皇帝几次来椒房殿,隐隐有些留宿的意思,胤禩不得不谋算一二。
不想侍寝不愿被囚,那就只能和胤禛联手了。
朝廷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仇人也能暂时联手背水一战。
胤禛听了不免沉吟,老八要求合情合理,他不想罢退长门等死,而自己根基不稳,等不了卫青一步一步慢慢爬。彼时七王之乱刚过没十几年,诸侯仍在观望,不过畏惧王权不肯轻举妄动。他想干掉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帝,最好能得老八的支持。陈后发了话,窦太主必然也站在自己一边。
不过他以为老八并没同他真正推心置腹,不是一句不愿“退罢长门”就能解释尽释前嫌的动机。只怕老八见了那个巫女样貌,现在一心盼着老九也能来,朕岂能给他这个脱出掌控的机会?
老八就是条滑溜溜的鱼,入了海哪里还能寻得着?窦太主又不是他亲娘,拿来威胁都不成。
要么死,要么留,没有第二条路。
想到这里胤禛倾身低语:“八弟肯如此,四哥焉有恩将仇报之理?前世恩怨不论,若将来事成,你还做你的太后,监国摄政辅佐幼帝,大可一展抱负。”
胤禩眼神微有波动,这个提议他不能不动心,男生女身的悲哀没人比他们更了解。能得机会掌握王朝百年命运机会难得。眼下虽是汉家天下,但将来与匈奴的数十年征伐他们了如指掌。匈奴人虽是蒙古祖先,但相隔年代太远,能痛快对战一场亦无妨。就算在大清朝,他们也跨马扬鞭,撵过葛尔丹。
作者有话要说:吐槽这一章是八哥摸着四哥肚子一起探讨孩子未来学业和就业好甜蜜有没有?我果然写不了暗黑。八哥气场全开有没有?肿么写着写着又长了,下一章要滚滚推进看到这里的亲可能会说:那什么甜点,为啥你家八爷和四爷的思想境界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个只想保命富贵闲人,一个却心怀天下?大家可以分层次来看问题嘛,历史上陈阿娇除非做掉皇帝并且做掉卫子夫,随便扶植一个当皇帝垂帘听政,否则她的下场还是罢退长门,胤禩不想折腾也理所应当,这几乎是与天下人为敌了。又不是他儿子他争什么,而且武帝做的也不错,他自保也够了。对于当惯皇帝的四哥来说,自己有了儿子肿么容许被死皇帝诬陷废了,还搞死自己?他想做掉皇帝摄政也在情理之中。这不代表我家八爷就思想觉悟不够,八哥的沉淀在后面,他现在看起来是一副无所谓看好戏的样子,但不代表他没雄心没壮志,没看到出路而已。这是八哥性格里面被动的一面。另,馆陶公主=窦太主,武帝即位后称窦太主更多,我下面都称窦太主了。这妞也算胸大无脑过得潇洒了,一家人都死了就她养面首过得很滋润,完全不注重子女教育,注意她是在丈夫活着时候养面首啊,从小(13岁)养大的那种(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