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的?生活造就了她对人情世故的?极其敏锐。
她当?然怕死,毕竟她还这么小,怎么会不想好好活着??
可伴姊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的?生活,全是?因为郗归的?恩德。
市井小民也?有自己朴素的?世界观,伴姊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阿姊也?会在天上看着?她,她必须知恩图报。
再说了,郗归不是?狠心?的?人。
伴姊相?信,只?要她为女郎效力,女郎就一定会看得到她的?付出,她会得到回报的?。
就算她死了,女郎也?会照料好她的?家人。
于是?伴姊说道:“女郎,我虽然害怕,但却心?甘情愿。您就让我去做吧,好不好?”
郗归回抱伴姊,轻轻抚摸她的?背脊:“时候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等做出自行车来,我们再说这件事。”
“好的?,女郎,你等我,我很快就会带来好消息的?。”
郗归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临走之前,伴姊迟疑着?问道:“方才?南星姐姐带我进来的?时候,我听到南烛姐姐说,您最不喜欢犹疑。女郎,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伴姊知道,自己或许不该问出这个?问题,可她实在好奇。
她想更多地了解郗归,想尽可能多地清楚郗归的?喜恶,以免让她失望不喜。
郗归没想到伴姊会这样问,她愣了一瞬,开口反问:“伴姊,你读到《论语》了吗?”
伴姊抿了抿唇,不好意?思地答道:“只?学了六篇。”
“够了。”郗归颔首说道,“《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对于这段话,伴姊可谓印象深刻。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近千年,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三思后行”也?早已离开了高高在上的?典册,变成了市井小民都耳熟能详的?俗语。
伴姊学到这句话时,还曾因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而兴奋激动,也?为俗语与圣人所言的?差异而感到困惑。
她本来以为,三思而行是?众所周知的?准则,可郗归方才?的?语气和此时的?语境糅合起来,令她心?中?不得不升起了几分不确定的?意?味。
于是?她看向郗归,问出了这个?被搁置已久的?疑惑:“可是?大家都说,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这难道不对吗?”
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