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想了半天,实在没有什麽比较好的理由了,于是在康熙问到他头上的时候临阵倒戈,转为了大力支持。
康熙看着他们一个个丑恶的嘴脸,心里十分生气。他明白这些人为什麽会反对,十之八九都是在背后和江南的盐商们有勾结。
推行晒盐后,因为産量成倍扩大,售卖方式肯定会産生变化,那些靠着盐吃了个肥头大耳的商人们和背后的主子们怎麽可能轻易同意。
但是那又如何,与整个天下的利益比起来,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所以,康熙便直接下令由盐务部门推行晒盐法。
等到这一批成果出来之后,就是给林如海加官进爵之时。
后来,康熙看到方知府的折子后,对于林家的这种作风还是比较满意的。
大清皇室都不是废物,他是想要个天下对为顶尖的儿媳妇不错,但是若林家是个任人随意拿捏的软包子,那麽将来怎能守的住太子的后院。
后院又与前朝息息相关,守不住后院就是在拖累太子,就得要这种有手段的女子才好!
如此看来,林家不但有能力、有手腕,这气性也十分对他的胃口。
人家都差点要了你的命了,难道在知道幕后黑手的时候还要忍气吞声吗?
荣国公的那个孙子和林家的大姑娘着实是个厉害人,在甄家来去自由,没有被抓住任何的把柄,
倘若将来能够为他、为太子所用,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
甄家本是深受他重视的心腹,然而被外放到江南才几年时间,竟然养成了好大的胃口。
他知道甄应嘉没什麽了不得本事,却偏偏什麽的想掺和一脚。若在京城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吃的一干二净,所以才让他到金陵去,那里无人掣肘又是个十足的富庶之地,也好让奶娘的晚年生活过的安逸些。
不曾想他都格外地恩赏了,甄家竟然还不知足。暗地里干着插手盐务、勾结江湖势力的勾当。
康熙身为帝王,从不吝于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一个人。他在想,甄家究竟还有没有被着他做些更加过分的事情?
本来甄家算是他放在江南的一个耳目,是衆所周知的耳目,但是倘或这个耳目打着他的旗号在江南为所欲为,那麽便不能就这麽放任下去了。
只是想到幼年时,皇阿玛的心里只有董鄂妃,额娘佟佳氏整日忙于争风吃醋,很少能够顾及到他,而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入了太皇太后的眼。
他身为堂堂皇子,却并不受人重视,唯有奶娘一人精心地照顾着自己罢了。
康熙终究是不忍,所以还是在方知府的折子上写下了将甄家全部摘出去的批複,另外将刘维时秋后问斩,摘星楼衆人按罪论处。
如此一来,就少不得要委屈林家了。又是他十分看重的,应该在什麽地方弥补一二呢?
又过了两个月,康熙终于确定林如海提出的晒盐法确实更加地便利可行而且産量十分喜人,盐堿地和盐蓬草也都顺利地收获了极高的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