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天命阴司 > 第647章(第1页)

第647章(第1页)

第647章

在那坚硬的石缝之间,我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人的身影,更准确地说,是一具尸体。令人惊奇的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这具尸体保存得相当完好,并未出现腐烂的迹象。

胖子注意到我始终凝视着那个石缝,他好奇地凑近过来,想要知道我看到了什么。我伸出手指,指向那个方向,轻声对他说:“看那里。”他侧身从我身旁望去,瞬间,他的身体开始颤抖,双手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缩,几乎要跌倒在地。

看到他这副模样,我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扶住他,调侃道:“你这小子,胆子怎么这么小?不就是一具尸体吗?我们又不是没见过。”胖子逐渐回过神来,嘴里嘟囔着:“阳哥,可我还是会害怕啊!”

我叹了口气,“行了,不用那么怕,我来看看!”

说完话我直接从胖子的衣服里头掏出来一把铁铲,这是随身带的工具,往那石缝之间小心翼翼的敲了一下,没想到两边都很松散轻而易举便被凿开一道缝,可想而知,这里曾经应该是有缝隙的,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说被人填埋。

可是为什么会把一个人填埋在这种地方呢?想想就有些不对劲?毛忧也凑了上来,他看了看,“应该是人殉!”

“人殉?”苦洛玄有些不解忙问是什么。

“也就是活人陪葬!”这个我倒是知道。

活人陪葬,这一古代极为残忍的习俗,是指将活人作为陪葬品,与死去的帝王贵族等权贵人物一同长眠。这一制度下的陪葬者身份各异,他们往往是死者生前亲近之人,如至亲、亲信、侍从以及俘虏等。陪葬者的数量则因死者的身份地位而异,有时多达上百人,有时则仅有几人。

活人陪葬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初见端倪,至商周时期更是盛行一时,尤以商朝为甚。当时的人们深信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认为死后仍需有人侍奉,于是活人陪葬便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做法。

商朝以后,周、春秋、战国、秦朝等历史时期均存在陪葬习俗。据《墨子·节葬》记载,天子死后陪葬的人数众多,有时甚至达到数百人;而将军、大夫等官员的陪葬者则相对较少,但仍有数十人之多。这一制度在春秋时期曾一度出现用人俑陪葬的替代方式,然而即便如此,仍未能完全摒弃活人陪葬的陋习。

儒家思想对于人殉制度持反对态度,然而统治者们却往往无视人性的尊严,继续沿用这一可怕的制度。人殉习俗在历史上几经起伏,虽在汉代一度绝迹,但元朝入主中原后又死灰复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开启了明代的人殉恶习,尽管期间曾有明英宗朱祁镇下诏废除,但清朝初期这一陋习再次抬头。直至康熙年间,这一传承千年的恶俗才得以彻底废除。

人殉制度,无疑是古代社会对人权、人性极度漠视的一种表现。它剥夺了陪葬者的生命,将他们作为死者权贵的附属品,这是对生命尊严的极大践踏。这种习俗的存在,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残酷,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对死后世界的迷惘和恐惧。

眼前的这具尸体,便是这残忍习俗的受害者。他的面容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感受到他生前的惊恐与绝望。我无法想象,他在被填埋进这石缝中时,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无助。

不过我真的有点想不通,我们村子以前应该不至于这么残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