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抱着一张团成乱麻书满字迹的长卷,站在门口,失魂落魄地看着他。
“半初!我师叔他、他还活着……”
第64章第六十四章半初师弟
太微宗对外宣称镇宗之宝险些遭窃,要排查可疑之人,所以封禁宗门,将停云阁各宗派人士扣留了下来。
虽然这些人都参与声讨阮柒师徒,更对李半初刀剑相向,但罪不至死。
而且他们人数众多。太微宗是名门正派,不能对如此众多的修士加以报复,也不能长久扣留,否则必然在仙道树敌无数。
这些人至多被扣留了一日,便都陆陆续续地放了。
山下的洛水城顿时更加热闹。
大街小巷都在传停云阁上那场搅弄风云的恶战,以及参阳仙君盛怒之下,捅向道侣的无情一剑。
“听说了吗?参阳仙君当众家暴,捅了阮仙师一剑。”
“什么?这两人饱经磨难,感情甚笃,这怎有可能?”
“参阳仙君不是早已飞升,只留一具金身了吗?”
“想必是参阳仙君被气得堕仙,特意下来捅道侣一剑!”
“啊这……步虚判官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我听说啊,这阮仙师收了一名亲传弟子,那模样当真是俊秀无双,连漱玉仙子见了,都要羞于见人呢!”
“吹的吧!漱玉仙子是天下第一美人,这世上还有比漱玉仙子更美的人吗?”
“美人自然是美得各具千秋,为什么非要排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我觉得李无疏本人就不输漱玉仙子。远远地见过一面,简直不似凡人。”
“你们真能扯!阮仙师收的那名弟子,就是李无疏本人。李无疏压根没有飞升,而是死了。死后转世投胎,才得以和阮仙师再续前缘。人家一路走来多不容易,你们就不要再落井下石了!”
“你是不是颍川半卷生的本子看多了?”
衍天宗是道门唯一的隐宗。
五百年来,世人以为道门只有十一宗,却很少流传有关衍天宗的一切。
直到李无疏像一柄横空而出的利剑,一举刺破道门万世太平的谎言,有关步虚判官阮柒与衍天宗的一切秘密才剖陈于世。
五百七十四年前,道门十二宗的创始者,也就是后来被尊为“道祖”的易太初,因救世平乱,功德圆满,得飞升之格。
然而,为了平战火,安天下,他却舍弃仙躯,以身祭法,许下万世太平的宏愿,更为此神魂俱散。
须弥芥子,大千一苇。
满目疮痍的天地之间辟出了一方净土,在这里,俗世政权被彻底取缔,只由道门十一宗划地而治,掌管凡俗两道。
为求万世太平,确保人间再无战火,他还在此之上施加了两重保障。
第一,设结界“止战之印”,十一个宗门以结界分隔,身无修为的凡人难以通过,边境的人口与物资流通由各宗门统管。如此一来,隔绝了战祸的发生。
第二,便是一手传承了这道门第十二宗,衍天宗。
一本《衍天遗册》记载了这方天地之内万事万物因果,凡属止战之印内,一草一木一切人事皆循此书发展,生生死死逃不过天定命运——换言之,承载着道祖意志的《衍天遗册》便是当时的天道。
而衍天一脉传人,亦被称为天道代行者,不但持有《衍天遗册》,更是精通各种因果之术。衍天一脉的使命是抹除一切《衍天遗册》记载之外的变数。
谁料万世太平之下,道门再无飞升之人,而所谓的“万世太平”也不过维持了五百年。
悲喜困顿,生死别离,人人难逃写好的命运。
道门的气运终究走到尽头,各宗同室操戈,倒行逆施,直到这治世出了个离经叛道的弟子——李无疏。
李无疏是《衍天遗册》之外,最大的变数。
“也就是说,十年前那场天灾,天地崩坏,时空变乱,都是因为旧的天道难以为继?”
相送到城门口,凌原与庄澜已经听李无疏讲了许多道门旧事。
“所谓的‘止战之印’,就像几个皂角泡,”李无疏比划道,“泡泡一破,内中的一切便暴露出来。内外的世界彼此融合磋磨,才引起那场天灾。”
“怪不得当时出现了两个月亮!”凌原道,“这么说,李无疏果真是为了摆平天灾,才散尽修为重伤昏迷。都说他已飞升,我看多半悬了。”
庄澜也附和道:“我听说这种情况,捱越久越难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