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点了点头,『将军果是忠孝。佩服佩服。不过,某有一事不解,还向将军请教……管子不死,可谓仁乎?可谓忠义乎?』
吕常愣住了。
对于一般的武将,或许对于这些经义什么不是很熟悉,斐潜说这些话语,这些不通经义的武将未必能听得懂,但是吕常能听得懂。他是南阳人,在东汉的文化鼎盛之地,不可能连斐潜说的这些浅白典故都不了解。
齐桓公杀掉了自己的王位竞争对手公子纠。
公子纠的谋士召忽死节了,算是为尽人臣礼节自杀,但是管仲当时也是公子纠的谋士,但是没有死节,还转脸就辅佐了公子纠的敌人公子小白……
这样的人,能说他仁吗?
能说他忠义么?
结果孔子表示,这就是『仁』,就是『忠义』!
孔子的理由是齐桓公成就诸侯霸业、会盟天下,却没有大动干戈、武力征伐,这些主要是靠管仲的才能来实现的,没有采用大规模的战争四处征伐,没有让百姓受到更多的战争之苦,所以管仲可以称得上『仁』。
当然,管仲确实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斐潜也没有要贬低管仲的意思,『子贡问孔子,管子非仁者与?孔子怒而斥之,言有管子相桓公,方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子,则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敢问如是哉?』
斐潜笑着。
吕常却笑不出来了。
相比较于后世的儒教,至少在孔子时代,儒家是有其灵活性一面的,所以孔子对于管仲的行为是推崇的,也同时表现出孔子对于管仲的羡慕,没有嫉妒和恨。
不过么,如果管仲真的泉下有知,也许会对于孔子的评价一脸的不屑。
管仲是一个政治家,其理想是成就霸业,而不是当个沽名钓誉的仁人,所以所谓『仁』和『忠义』这些儒家的概念,大概率管仲是无视的。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斐潜当下拿孔子的这些话来砸在吕常脑袋上。
你们山东之人,不是推崇孔子么?
不是都要效仿先贤么?
现在孔子都觉得管仲转头辅佐公子小白,是值得赞扬的一件事情,那么吕常所谓坚持的『忠义』岂不是就是『匹夫匹妇』之举?
『管子之所相,乃「尊王攘夷」是也!』吕常盯着斐潜说道,『非相小白是也!』
『不相小白,焉知可否「尊王攘夷」?』斐潜很自然的说道,『更何况……「尊王」暂且不论,这「攘夷」么……呵呵……』
斐潜笑而不言。
吕常脸色变幻。
斐潜的话,都是软刀子,但是比真的刀枪还要更犀利。
吕常想了又想,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扭过来,一会儿变过去,额头上和鬓角处也是冒出了汗珠来。
斐潜也不着急,也没有继续用言语逼迫吕常。
良久之后,吕常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整个人显得有些萎靡,连带着嗓音也沙哑了一些,『有酒水否?』
斐潜微微向着护卫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