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巴蜀火锅店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一开始,若若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还好她有些历史知识,她看到郎君们的圆领袍,丝绸长衫和璞头。女子们圆圆的蛾眉,粉面朱唇。东西两市还有高鼻深眉的胡商。她从五千年的长河中细细检索,最后得出了结论。这大概就是那个最繁华的年代了。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所幸本朝是个包容开放的时代,白若若虽然是个孤女,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界,但是有了自己做过几年美食区up主的经验,应该也能生活的下去。

不到收摊的时辰,白若若蒸的二十笼灌汤包刚刚过了早饭的点儿就卖完了。

一屉包子十五文,不算便宜,第一天开业,白若若没有多蒸,害怕本朝人民接受不了这种从来没见过的吃食。而且,本朝向来是以羊肉和鱼肉为尊,猪肉不仅价格便宜,还被称为贫民才吃的食物。没想到卖的这么快。

一个早晨下来,白若若赚了大概四百文。等到东西卖完了之后,她收了摊,挎着篮子,往西市去。路过点心铺的时候,她还顺带包了一包细点带回去。

刚一回去,门被打开的时候,白若若首先看到了就是一个中年女子有些凶恶的脸。这张脸很胖,双下巴,红色的脸皮上带着几丝明显的横肉和红血丝。

见了白若若,女人也没说话,只是侧身让出了一条路来。白若若倒是礼貌地叫了一声舅母,然后顺手把手里的点心递了上去。看到了细点,女人的面上才露出了几丝微小的笑意,也终于开口说话:“你回来的巧,这就吃午饭了。”

白若若点头回屋,还没关上门,就听到了舅母和舅舅在院子里面说话的声音。

“这个月给红玉上门提亲的人可就上门了两次,等到下个月,怕是连两次都没有了!”

“这是为何?”

舅母的粗声大嗓,饶是隔着门,也能清楚地传到白若若的耳朵里:“还能为什么?多了一个望门寡的姐姐,别人谁看了不晦气,更何况她现在还住在我们家里!听说她还出去做生意,过段时间被人家知道了,还能有媒人上门来提亲吗!”

这样的话,自从白若若住在舅舅家里三天就开始听到了,到如今,她的耳朵都快听得出茧子了。

虽然她说的话大多是不尽实,不过有两点却是正确的。首先,她确实在做生意,其次就是,她确实是个望门寡。

白若若穿越而来,原主是个家道中落的嫡女,也勉强算是个大家闺秀。原主家在还没没落的时候指腹为婚,定下镇守蜀州安国公的小儿子,名叫赵思见。

到了十六岁嫁龄,白若若的父母就立刻把她送走,本来指望着靠着女儿东山再起,就把她送上了来蜀州的马车。

没想到远嫁的马车刚走到半路,却传来了安国公小儿子赵思见战死沙场,赵家也随之被抄家的消息。皇帝一道圣旨下来,听凭白若若随意婚嫁。

白若若本来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准备嫁人摆烂,管他丈夫以后要不要三妻四妾,反正她衣食无忧就可以。谁知道到了半路死了老公,原主的家庭情况也不算好,她只能被迫自立自强起来。

她用身上为数不多的嫁妆银子,买了厨具东西,摆开了这个小摊位。颇有种孤注一掷之感。还好,现在盛世初定,西市还没有人口繁盛的东市人多,西市的铺子也比东市便宜。

因为自己口袋里的银子所剩无几,又没有住处,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生意,白若若只能暂时借住自己同在蜀州的舅舅家。舅舅家在东市开生药铺子,家里条件还不错。

不过舅妈却是个不好相与的,白若若不过来了三天,她就变了脸色和态度。

本来偌大个蜀州,也没几个人认识这个未嫁的长安女子,也没人愿意再说起人走茶凉的安国公府,最近却被白若若这个舅母传出去不少不好的言语。

白若若倒没真的想一直做望门寡,只是暂时还没有找男人的想法,她现在只想赚钱,然后早点离开舅舅家。

不一会儿功夫,舅母就把自己的午饭送了过来。那包细点的人情已过,她的午饭是再简单不过的白稻米饭和盐泡豆子。白若若没有多话,寄人篱下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挑东挑西。她就着盐豆子把米饭吃完,把自己吃完的碗送到厨房里刷干净。

出来的时候,白若若正好看见自己的表姐白红玉,她正坐在梨树根底下,伸出短粗如萝卜的手指,捏着自己刚刚才买的细点,正在大快朵颐。

作者有话说:

开文了,这次不会再坑了,让大家久等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擦亮,白若若就开始准备做灌汤包了。

因为昨天的生意还不错,白若若今天就多准备了一点。

这灌汤包不算难做,只是麻烦。

做灌汤包,包子皮是关键。面粉揉成团,揉到光滑之后,再次贴水贴面,在案板上反复摔打,面团上劲之后,包上猪肉和春笋,以及猪皮冻混合的肉馅,捏上均匀的褶皱,一个圆润的灌汤包就做好了。

因为昨天生意好,白若若今天准备了三十笼屉灌汤包。做完了这些之后,她发现还剩下不少肉馅,白若若灵机一动,想起今天看到做胡饼大叔的办法,她也搬出了从前的烤炉。

她拿出昨天发好的面,用面杖擀成饼状,均匀地抹上一层芝麻和没用完的肉馅,先用油煎一下,在西坊开张的时候,把蒸灌汤包的残火放进烤炉里,再把饼子放进去。

只需要用一炷香的时间,烤炉里面就是另外一番天地。肉馅醇厚,芝麻焦香,烤出来的饼子金黄,还未及出锅,便有一股独属于烤制食物的香味散发出来。

因为昨天的客流还不错,再加上好吃这一口人的介绍,白若若店里今天的客人比往常还要多一些,四张桌子已经坐不下,等不及的人也顾不得讲究的礼仪,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块,品尝起灌汤包来。

也有站在外面等候的客人。灌汤包需要趁热吃,只要一变凉,味道就有隔世之感。为了保障品质,白若若卖的灌汤包从不外带,只接受堂食。所以就有两个等不及等待的客人问她;“小娘子,我急着做事去,能不能让我带了去。”

白若若总会无比耐心地回答:“客人别急,这灌汤包需得趁热而且汤多,您拿着吃脏了衣服就不好了,不若等您有功夫的时候来,坐在这里慢慢吃,要是着急,不放带两张烤饼!”

见客人点头同意,白若若戴上厚实的围布,从烤炉里把烤好的饼子拿出来,金黄的面饼配合着肉馅芝麻,再刷上白若若自己调的酱,最后撒上一把香葱花,金黄,赤红配上翠绿,看起来就有食欲。

刚一入口,外皮酥脆,内里松软的饼子,和肉馅芝麻的香气,以及葱花独有的香味,味道丰富,又不失了层次,吃过了一整张饼子,嘴也不是很干。

和灌汤包不一样的烤饼,经过这最后一道工序,就可以吃了。白若若把它精心地装在纸袋里递给客人,客人拿着就走,等到了做活的地方,手里的饼子也就吃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