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明帝国是哪个国家 > 第54章 面色不佳(第1页)

第54章 面色不佳(第1页)

守卫见状,不敢怠慢,连忙通报。片刻后,守卫战战兢兢地回复:“侍郎大人,徐侍郎请您入内相见。”李伟冷哼一声,这位新任侍郎架子不小,竟让他亲自登门,自己却不露面!他此刻确实有些飘飘然,除了老友朱某,其他人都无法入他眼。因事态紧急,他不再啰嗦,跟随守卫进入户部,与徐侍郎会面。这位徐侍郎同样是试侍郎,实质上地位不及范敏代理尚书,但范敏不在,他已成为户部的实际掌权者。“为何工部军器局的款项迟迟未批?我告诉你,我随时能弹劾你!”李伟进门就气势汹汹地质问。徐辉眉头紧锁,暗自咒骂嚣张的小人!“李侍郎,户部事务繁重,人手短缺,各项开支需逐一核实,还请李侍郎稍作等待。”徐辉搬出老掉牙的理由,李伟怒道:“范敏的下场你亲眼见过,难道不怕我调查你?”“哼,范敏贪污受贿罪有应得,本官光明磊落,李大人尽管查,我不怕!”徐辉毫不退让,冷声道。李伟咬牙切齿,指着徐辉威胁:“好,你就等着瞧!”说完狠话,李伟不愿在此耽误时间,立即返回,命令阿布和来福采取行动。然而,出乎他的预料,两天后分析徐辉的消费记录,结果显示这位官员并未贪污,要么贪得不多,要么早有防备,总之与范敏相去甚远。这根本无法让他就范!"原本他认为擒获范敏,足以震慑他人,以后谁还想找麻烦就得好好掂量掂量,却未料到,立即就遇到了硬茬。“不给吗?以为这样我就无计可施了吗?哼!”这件事归根结底是老朱的推脱,本应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他却偏要让哼,斗就斗吧,尽管工部常被视为六部中最不受待见的,但其权力不容小觑,他能掌控文官,自然也能反过来制衡这群文职人员!“传人,将关子明和姜守清都叫过来。”李伟大声命令,派人将两位郎中唤来。关子明和姜守清一同前来,向李伟行礼。李伟随意应付两句,然后淡淡地吩咐:“近期工部资金紧张,我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你们听着就是了。”“遵命,大人。”两人见他面色不佳,小心翼翼应对。“嗯,姜守清,你那边还在负责官员陵墓修建吗?”“正是,大人。”朝廷对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去世,都会派遣专人祭祀安葬,陵墓修建由工部屯田清吏司负责,无论是皇家还是官员的陵寝,都在管辖范围内。“全部停止!”李伟直接下令。姜守清一愣:“啊?这恐怕不合适吧?”“有什么不合适,我们没钱,怎么修建?”“……”姜守清自然明白是否有能力修筑陵墓,但尚书说没钱,他不能公然违抗上司,只好先答应下来。感谢大家的支持,新人新作,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包涵,意见请在建议帖中提出,我会虚心学习并改进,非常感谢。朱元璋管理严格,工部内部各项开支都有明确规定,李伟也不便私自挪用,但暂时停顿还是可行的,户部能拖他,他为何不能拖其他人?“另外,关子明,陶窑生产的瓷器都给我妥善保管,除了日常使用的,其他人要拿就说没有库存,我们没钱了!”“呃,下官遵命!”官窑除了日常所需,各衙门也有大量瓷器需求,更别说还要烧制砖瓦,这些都是工部官窑的任务,还有各衙门的房屋,都是工部建造的。这些家伙,享受工部提供的住所和设施,却还轻视工部,真是恬不知耻!李伟彻底贯彻了消极应对的态度,一声令下,大部分工部的供给都被暂停,包括瓷器、木炭、公事马车,甚至陵墓修建都停止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仅仅两天过去,百官们就坐不住了,没了这些基本物资,他们如何正常办公?朝堂上再次掀起了一股弹劾李伟的热潮:张宗艺:“陛下,臣弹劾李伟怠政推诿!”李伟:“陛下,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真的没钱啊!”赵本开口:“财政大臣李伟,因我与李伟耽误了朝政……”李伟接口:“缺钱!”徐辉紧接着:“财政大臣李伟……”李伟再次回应:“缺钱!”因为工部的物资中断供应,各部门都受到波及,纷纷指责李伟无所作为。原本人们可能会首先质疑薛祥,但鉴于李伟凭借“圣上恩宠”肆意妄为的形象,尚书薛祥可能已失去了实权,所以舆论焦点转向了李伟!然而,李伟毫不示弱,无论他人如何批评,他始终坚持:“没钱!”户部试图推诿,李伟也以同样态度应对,决定耗下去。他坚信,只要不放弃,老朱总会有动作,届时他甚至可以动用官窑瓷器库存,以丰富明黄商会的产品线。朱元璋开口:“李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没钱!”朱元璋刚要开口就被李伟打断,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后,他心头一惊,连忙补充:“陛下,真的没有钱,户部不提供,我也无能为力。”李伟这一句话,将问题引向了户部。朱元璋面色铁青,原想借此难为李伟,却没想到他一发不可收拾,引来诸多不满。朱元璋不得不终止这种局面:“其实,这是官场常见的策略,互相牵制,但最终受损的是朝廷,这绝不能允许。”若换做其他皇帝,可能会调和矛盾,让官员们自行解决,但朱元璋不会这样。他严厉地看向李伟,随后转向户部:“徐辉,为何工部的钱迟迟未发放?”徐辉内心一紧,连忙解释:“陛下,户部人手不足,处理事务力有不逮……”徐辉的老调重弹激怒了朱元璋,他命令道:“人手不足不是借口,我不管你是否足够,三天内必须处理完毕,否则后果自负!”徐辉打了个寒战,立即表示:“遵命,臣一定全力以赴!”面对这样的皇帝,无人敢惹。“还有你,务必办好分内的事,逾期未完成,后果自负!”朱元璋连李伟也不放过。李伟暗自摇头,早知道如此,何必当初。他还是应承下来:“臣遵旨!”徐辉心中愤愤不平,同样是办事不力,李伟的惩罚比自己轻得多,显然不公平。但他不敢表露出来。朱元璋迅速解决了此事,徐辉也不敢再拖延,两天内便完成了审批。拿到钱粮后,李伟终于能专注于自己的职责,不再是为了朱元璋,而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当然,他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然而朝廷官员们并未因此罢休,每日仍源源不断地将他们的奏章堆叠在朱元璋的御案上,且数量比以往更多,令朱元璋感到颇为头疼。在军器局经过反复的检验后,李伟终于挑选出所需的各类钢材,但由于手工混合,钢材质量仍然不稳定,但对于制作刀剑来说已足够使用。选定钢材后,各个炼铁炉全力以赴,大明现今每年的钢铁产量大约十万吨,其中大部分为铁,钢的数量寥寥无几。而李伟的这些高炉日夜不停地燃烧,一个小炉每天能产出三千吨,这还算少的,若能扩建更多,轻松打破大明的钢铁产量纪录并非难事,当然,采矿业也要随之跟进。在李伟的调度下,熔化的钢水被注入一排相连的长条形模具,形成粗坯。待冷却至适当程度后,切割成单个刀胚,再交由铁匠锻打成形,最后在水力驱动的砂轮上进行磨砺,这样一把钢刀便告完成。之所以不直接铸造成型,是因为锻打工艺下的刀剑质量优于铸造,经过锻打的刀剑质地紧密,韧性优良,相比之下,铸造的则稍逊一筹。在过去,一名铁匠要打造出一把合格的钢刀,需反复淬火、折叠锻打,百锻刀更是需经历六七次折叠锻打,一天仅能完成一两把。如今,直接从钢水中铸造成坯,只需一次锻打,大大节省了时间,每人每天至少能生产五把,熟练者甚至可以达到十把。尽管只锻打了一次,但由于材料优质,所制钢刀丝毫不逊色于百锻刀,甚至可能更为出色。正当军器局热火朝天之际,韩宜可再次来访,他最近频繁地来监督李伟的工作进度。因为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陛下下令的十万把钢刀至今未见踪影。尽管李伟一再保证,只要解决公欲扇其私事,便会立即完成任务,但眼看期限将近,却依然没有实质进展,这让韩宜可心急如焚。然而,当韩宜可今日再度踏入军器局,眼前的一幕让他惊讶万分。昨日还空空如也,今日竟已堆放起一排排钢刀。昨天还看不见,今天怎么就有了这么多?这是如何实现的?韩宜可心中的疑惑迅速得到解答,那些原本寂静无声的高炉此刻散发出炽热的光芒,有的还在工匠操控下流淌出耀眼的铁水,即使在白天,那光芒也令人目眩。:()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