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古代的历史名人 > 第93章 波斯之剑 纳迪尔沙亚洲最后的伟大征服者(第2页)

第93章 波斯之剑 纳迪尔沙亚洲最后的伟大征服者(第2页)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纳迪尔意识到塔赫马斯普已经无法胜任沙赫的职位。1732年,纳迪尔果断废黜了塔赫马斯普,立其6个月大的儿子阿巴斯为波斯沙阿,作为自己的傀儡,而自己则实际行使沙阿的权力。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纳迪尔的权力,也为他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扫清了障碍。

1733年初,纳迪尔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围攻巴格达。这场围城战从二月一直持续到七月,城内军士死者六万余人,民众死者无数,而波斯围城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正当攻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奥斯曼帝国的托珀·奥斯曼帕夏亲率8万军队前来救援。托珀的目的是直接将波斯大军全歼在巴格达城下,这一战术颇有后来抗战时国军名将薛岳“磁铁战”的风格。纳迪尔匆忙之际率七万人迎战于萨马拉,结果失利,被歼3万多人,辎重尽失,本人也差点丧命。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纳迪尔不得不放弃对巴格达的包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纳迪尔并未因此气馁。1733年10月,他再次与奥斯曼军交战,在阿格达班战役中,纳迪尔以八万人击溃了奥斯曼十万大军,对方包括主将托珀·奥斯曼在内阵亡二万余人。这场胜利不仅报了萨马拉之战的仇,也极大地提振了波斯军队的士气。

1734年,纳迪尔将兵锋指向了高加索。当年11月,他率军围攻占贾城堡,一连围攻了7个月。奥斯曼帝国得知占贾被围攻的消息后,派遣了步骑8万人的大军前来救援。纳迪尔率军星夜迎击,1735年6月19日,巴格哈瓦德之战爆发。此时纳迪尔的5。8万名士兵中只有人在场,但纳迪尔沉着应战,趁敌军不备发动奇袭,大败敌军,斩首五万余级。奥斯曼军的阿尔巴尼亚籍指挥官科普鲁·阿卜杜拉帕夏阵亡。此后,纳迪尔在高加索的军事行动再无大碍,占贾与第比利斯等高加索城镇望风而降。

在外交领域,纳迪尔同样取得了显着成就。1735年,波斯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占贾协议,两国达成了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同盟。根据协议,俄罗斯帝国奉还了1723年被彼得大帝夺取的波斯领土。这一协议的签订等于是给奥斯曼帝国套上了一条铁链,使其在高加索地区的势力大为削弱。对奥斯曼帝国军事行动的巨大成就使得纳迪尔的声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此时的纳迪尔已经可以说是波斯的司马昭。

五、夺权建国

前沙赫塔赫马斯普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喜欢和平的人,他一直要求纳迪尔将军队撤回伊斯法罕,好让这个久经战火的国家得到安定。作为回应纳迪尔邀请沙阿吃饭,在宴席上宣布将他与他的儿子阿拔斯“安置”到呼罗珊一带。之后纳迪尔将此事向贵族集团们宣布。统治阶层没有太多的选择,只好让纳迪尔当上了波斯沙阿。于是,纳迪尔便名正言顺的宣布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即阿夫沙尔王朝。

六、远征印度

纳迪尔的十二年统治期间几乎年年都有战争,他用尽一切办法榨取人民的血汗,来维持其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纳迪尔的贪婪使得他产生了入侵印度的念头。1736年12月,纳迪尔带领十万人的军队开始了入侵印度的军事行动,顺便敲打波斯人在东部的死敌阿富汗人。在入侵印度的途中,纳迪尔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坎大哈,军民三万余人皆殉城而死。之后,他的部队翻过兴都库什山脉,向印度腹地进发。莫卧儿方面惊慌不已,急忙招请阿富汗兵2万人在开伯尔山口抵挡波斯大军,结果失利,全员战死。接着,纳迪尔军到达了当代巴基斯坦境内的白沙瓦。

当纳迪尔距离德里还有450公里的时候,他的威名已经传到了德里。德里的两位将军产生了内讧,其中一位向纳迪尔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配合纳迪尔占领德里,但被纳迪尔拒绝了。纳迪尔的军队依靠浮桥穿过满是鳄鱼的河流,并最终与德里的军队在卡尔纳尔(Karnal,在今印度哈里亚纳邦境内)展开了战斗。此战纳迪尔身边的兵力为5。5万人,而德里军的兵力超过三十万,并且还有数千头大象。

纳迪尔知道大象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他命令他的士兵建造了许多木制平台,每个平台的两边各有两只骆驼,木台上涂满了石脑油。在适当的时候,他下令战士点燃木台,让骆驼向敌人的大象冲去。印度的大象遇到带火冲锋的骆驼之后,很快掉头向德里军队跑去。毫无疑问,德里军立刻被自家的大象踩得血肉模糊,溃不成军。纳迪尔则乘机率军随后掩杀,大获全胜。据波斯方面声称,此战斩首三万,德里方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而波斯方此战的损失只有区区2500人。

1739年3月22日,纳迪尔的军队进入了德里,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大屠杀从早上的八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最保守的估计大约有二十万的居民被杀死,数千妇女被强奸。此外,波斯军队还掠夺了价值2000万卢比的财物。屠城之后,纳迪尔封闭了所有的粮仓,并实行了宵禁。波斯卫兵抓住逃跑的人并割掉耳朵和鼻子。饥饿的市民集体恳求纳迪尔同意他们购买粮食,最终纳迪尔同意他们去其他城市购买粮食。

纳迪尔的最大战利品是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的孔雀宝座(PeacockThrone)和巨大的、堪称莫卧儿镇国之宝的两颗钻石——光明之山(Koh-iNoor)和光明之海(Darya-yeNoor)。光明之山后来被英国人得到,并最终献给了英国国王,这颗着名的钻石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当纳迪尔最终撤出德里时,他带回了300名泥瓦匠、200名铁匠、200名木匠和100名石匠,准备在波斯建造一座像德里一样的城市。

由于在印度战役中掠夺得来的战利品过于丰富,纳迪尔自从印度班师后一连三年都不用向国内征税。利用从远征中掠夺来的财富,他在伊朗大兴土木,鼓励文化,使伊朗又呈现出其在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挺进近东

从印度远征归来后,纳迪尔并未停下他的军事行动。他马不停蹄地开始在高加索地区和中亚两处用兵。在中亚地区,他发兵攻击布哈拉汗国与希瓦汗国。在高加索地区,他出动十余万兵力攻击达吉斯坦,与当地的列兹金人作战。尽管在高加索地区的扩张因受到激烈抵抗而进展缓慢,但对中亚的征服却十分顺利。纳迪尔的军队迅速击败了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将这些地区纳入了波斯的版图。

在东西两端的战事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之后,纳迪尔又开始策划新的征服。他下令在布什尔开设造船厂,以期建立一支海军,而木材则从马赞德兰地区提取。1743年,他正式将这支海军投入实战:波斯海军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了巴林,并打败了阿曼帝国,占领了其首都马斯喀特。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不仅巩固了波斯在中东地区的地位,还极大地提升了纳迪尔的国际声望。

到这个时候,纳迪尔自认为自己已经横行天下无从能挡,于是制定了一套极为疯狂的计划:试图集中大军直接突入奥斯曼帝国腹地,攻占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为此,他从中亚各民族中征集了超过二十万人的军队,准备实施此项作战。然而,奥斯曼帝国在得知这一情报后,帝国的乌理玛们试图号召全逊尼派世界进行对波斯的圣战。面对这样的压力,纳迪尔不得不调整战略,转向步步为营的方式。

他首先攻克了奥斯曼的边境重镇阿尔贝拉与基尔库克,接着继续蚕食奥斯曼的西部领土。1745年,纳迪尔在刚刚镇压完达吉斯坦的叛乱之后,便率领大军一刻不停地对东安纳托利亚发动进攻。当年8月,双方在卡尔斯城外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会战。波斯军八万对阵奥斯曼军十四万。在这场战斗中,纳迪尔再次展现了他超凡的军事才能。他精心布置战场,利用地形优势,指挥军队灵活机动。最终,波斯军以死伤8000人的代价歼灭敌军近三万,取得了对奥斯曼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746年,双方签订科尔登协议,正式结束战争状态。经此战后,波斯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鼎盛。

八、暴虐被刺

晚年的纳迪尔越发偏激残暴,动辄杀人,常常派遣刺客刺杀不合他意的大臣。并且征收大量苛捐杂税,引得民不聊生,因而引发了频繁的反抗。

1747年,由于感到侄子准备联合波斯将领发动政变,纳迪尔召集波斯将领在马什哈德集合,同时私下与乌兹别克人,土克曼人和鞑靼人达成协议将对波斯将领进行屠杀。不幸的是纳迪尔的计划被其帐篷外的一名奴隶偷听到了并告诉了波斯将领。一名叫萨拉贝伊的波斯将领自愿去刺杀纳迪尔。他带领几个士兵冲进了纳迪尔的帐篷杀死了一个宦官和一个老妇人。这时纳迪尔手持马刀冲了出来,一开始萨拉贝伊伤到了纳迪尔的锁骨,但纳迪尔带伤杀死了2个士兵,最后被帐篷内的衣物绊倒,并被萨拉贝伊斩首。时年60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