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款最多可以分期到十年,每月只需要还三两多银子,十年后还完所有欠款,地契房契归还我们。”
“一个月三两多,一年四十两,十年四百两,加上定金一百两,嘶,偏一点的地段买一排屋子也用不了这么多!”
“也还好,没看张兄选择的图纸,都是双层房,上下加起来四十多间屋子,挺划算。”
“您也不瞧瞧这屋子多紧凑,还不如选围屋。”
“还是得有我们河南的特色。”
一众人议论声不断,可也知道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不是他们想退后就能退后。
“房屋减少点,房间的面积要增大,少就少点,我们省也没有那么多学子需要接待。”
“商行那边说图纸可修改,还说了地基打结实一点,以后有需要了,还可以加盖两层。”
“就这样吧,大家看能凑集多少银子,我出二十两。”
十来个人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凑集了一百两首付,还多出了四十两,明显是为第一年的还款准备的。
这样的场景还不止发生在一个地方,只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纹丝不动。
后者不说,前两者在二十六年前归属于同一个省——江南省。
哪怕如今被分隔两半,这两地的学子依然能够入住同一家会馆。
自然这件事上也是同出一气,共同进退。
***
宝音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花心思,建会馆也只是想要创建商业区,除去这些方便地方人员住的会馆,她还准备了各行各业的会馆,全都是在一片区域。
会馆等只是招商引资的噱头,有了噱头就吸引来了客流,在后世小学生都知道流量为王。
安排下去的事情自然是有专门的人处理,想到距离上次上课已经过去了四天,她想了想派人询问哪位阿哥的功课完成了。
问了一圈,结果交上来的只有四阿哥,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北边传来信,皇上已经赐封喀尔喀几部首领为王,将牧民编织入旗,太子率领大臣们忙着赏赐一事。”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外蒙正式纳入大清版图,等打跑了噶尔丹,就能实际统治。
这跟以前名义上归顺大清有很大不同。
要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以前外蒙算是外藩属国,现在是正式纳入华夏版图。
这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一桩子大喜事。
皇帝赐封是一回事,传到京城这边就要忙着这件事的后续。
例如制作吉服、顶戴花翎、爵印等等,还要派礼仪队去进行正式册封礼仪。
太子忙着干活,没有时间做功课很正常。
她继续问,“大阿哥和三阿哥那边是什么情况?”
这两只需要上课,下午有大把空闲时间,怎么也没完成?
“大阿哥新建府邸出了些问题,近两日一下雪就快马加鞭回京盯着。”
马必应想到大阿哥那只开了头的作业,有些心虚地帮着打掩护。
宝音不置可否。
大阿哥盯自己的府邸盯得紧,不仅用最好的料子,还要够省钱,只建了房子,绿化什么都打算从园子里撸,这几日可是吩咐宫人多繁育一些名贵花草树木,看样子是打算等府邸建成后移植。
对于这件事宝音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节流,总比被人当成憨憨哄骗来得好。
“大阿哥盯着自己的府邸也说得过去,他身上还挂着内务府的差事,那三阿哥呢?他不需要处理政事,也没有房子要盖,他怎么也没交上来?”
“三阿哥回京找了翰林院,奴婢找去时,三阿哥动笔还未完工,说明日亲自送来。”
宝音拿起了手里唯一那份,“既然只有四阿哥交了作业,那就把四阿哥请过来。”
马必应领命去了。
宝音翻看四阿哥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