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不生气的人生 > 第八章 多包容生活中的小事就要看得开学会包容(第2页)

第八章 多包容生活中的小事就要看得开学会包容(第2页)

由于缺了一角,它总是不快乐,于是动身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唱着歌向前滚动,其间有苦有乐。它因为缺了一角,不能滚得太快,它和小虫说话,闻花香,蝴蝶还站在它头上跳舞。它经历了很多,也碰到很多失落的一角,可是有的太小,有的太大,有的太尖,有的太钝……终于它找到了恰到好处的一角,太合适了!它高兴极了,因为再也不缺一角了,它滚得很快,快得都不能停下来了,它不能和小虫说话,也不能闻花香,蝴蝶也站不到它头上了……它累了,于是把那一角轻轻放下了,从容地向前滚动着……

我们每个人都是缺少了一角的,那缺失的一角,也许不够可爱,但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正因为我们缺失了那一角,我们必须去认识、去找寻、去完善,那样才会丰富多彩。如果我们生下来就很完美,没有缺失一角,那我们还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发展,怎么完善,那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也就没有多彩的人生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一些缺憾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反而给以轻视甚至嘲讽,认为残疾是一种缺憾。2005年央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轮美奂,震撼了所有观众,在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上,《千手观音》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歌舞类一等奖”。由无声世界里的人们带来的舞蹈《千手观音》,引发了长久的赞誉和惊叹。这又说明了什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残疾并不意味着生活不完美,而残缺也是一种美。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身高只有163cm,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常常为自己个子低矮而自惭形秽。他甚至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式只能令他心里不舒服。他感到那是在掩耳盗铃,于是便把高跟鞋彻底扔掉。然而,也正是身材矮小促使他走向了成功。因而他说:“我愿下辈子还做矮人。”

1935年,罗慕洛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讲。同一天,高大的罗斯福也是演讲人之一。事后,罗斯福含笑对罗慕洛说:“你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

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几乎和他同样高。等大家都安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这时,全场陷入了静默,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他以“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结束了这次演讲。全场掌声久久不息。

事后,他分析:“如果是高个子讲这些话,听众可能礼貌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我来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从那时起,小小的菲律宾国家就开始在联合国中被各国当作很有资格的国家了。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慕洛认识到了矮个子比高个子更有着某方面的天赋。矮个子起初总被人轻视,但一旦爆发,就会一鸣惊人。

无论你存在哪种缺陷,无论你是否完美,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因自己某方面的缺陷而自卑时,不妨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明天就会有所作为!”这样你就会突破残缺的障碍,让你的生命迸发出更强烈的声响。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缺陷的世界中,并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克服缺陷,不断地超越缺陷,那才是真正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

道歉的男孩最美丽

如果你正为生气的坏情绪所困扰,如果你正试着改变这种行为,并且决心要学习如何控制生气,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生气的真正来源。

在文明社会里,一个人的修养很重要。相对来说,发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涵养。孩子从小如果生长在充满暴力的家庭,长大以后很可能也习惯于使用粗暴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是不良的社会化所造成的。一个溺爱孩子的家庭,如果纵容孩子乱发脾气,这孩子长大以后也就很自然地把家里的这套作风带到社会生活中去。

金·凯洛丝教授帮朋友到裁缝店去拿一件衣服。看到设计师把一个看起来20多岁的男生叫到面前,破口大骂。“你知道吗?你犯错了,人家把错误计算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因为人家只认识我不认识你,我的名声真的给你败坏了……”

骂声响起,一字一句,完全没有顾虑到男孩的自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教授都不知所措。而男孩就站在原地,低着头,不哼一声。待设计师的骂声停止了,就立刻道歉:“我知道错了,对不起。”那不可一世的设计师眼睛没看他,又开始骂了。等他停火了,男孩再开口说:“我真的知错了,对不起。”教授对这个孩子印象深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见的和所听见的。真难得啊,这个年代竟然还有人肯乖乖的挨骂,而且还能不反驳不摆臭脸不顶嘴不翻白眼,那是多么难得的可贵修养。”

一面是“从文化与艺术教育中”熏陶出来的设计师,一面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小徒弟,然而两个人的修养却好似相反。人的心理好与坏、褒与贬是像镜子一样明晰。小男孩在我们心中远比那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设计师要高大。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自己的修养的?你可以这样问问自己了。也许你在被父母骂的时候还会顶嘴反驳,当然你也会反省,但似乎永远是在挨骂后。就算知道是自己错了,在挨骂的时候也不会低头诚心的认错。想想那个男孩吧,我们打心眼里欣赏他。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不懂得控制自已的情绪,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其实这些都是不知道宽容而种下的果子。如果我们懂得宽容。心中自然也就少了一份可能给别人也给自己都带来伤害的怒火。

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谁都不可以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与他人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我们要检查一下自己,当我们与他人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感受到自己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呢?我们是否会因此而在心里对他人怀有怨愤之心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当我们受到了真正的不公平的待遇时,我们完全有理由怨恨他人,因为我们事实上的确受了委屈。可是,如果冷静地想一想,当我们在怨恨他人的时候,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所得到的只能是比对方更深的伤害。

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如果你还没有学会遗忘和原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要求自己,甚至可以强迫自己,不要怨恨别人。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坐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他把椅子搬到了一边,凭感觉在这儿等候。

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而他跳在了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

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更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

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还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反之,长老若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杀一儆百”也没什么说不过的,小和尚可能从此收敛但绝不会真正反省,也就没以后的故事。同样,老师对学生的恶作剧通常是大发雷霆继而是狠狠批评,但也因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难取得“不通常”的效果。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有了这种品质、这种境界,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成熟。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己善待。有了这种光芒、这种福分,就会远离仇恨,避免危难。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有了这种智慧、这种艺术,面对人生就会从容不迫。宽容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和自信,就会胸有成竹,获得成功。

凡事要看开,不计较

人生福祸相依,变化无常。少年气盛时,凡事斤斤计较,锱珠必究,这还有情可原。一个人年事渐长,阅历渐广,涵养渐深,对争取之事应看得淡些,凡事不必太认真,顺其自然最好。如果少年就能如此,那就可称得上少年老成了。

话说师徒二人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师傅就对徒弟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徒弟领命就到了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徒弟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

“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徒弟微微一笑:“主人家,恕我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徒弟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徒弟回答说:不就是认真的“真”字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大师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徒弟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大师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大师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大师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徒弟不懂啊,问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大师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