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必太较真,夫妻生活中也是一样。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夫妻,食的是人间烟火,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双方都应当学会宽容对方的缺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不要求全责备,该装糊涂就装糊涂,该和稀泥就和稀泥。对方无意间带给你的小小伤害或不悦,不要放在心上或挂在嘴边,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适时的宽容对方,可以消除婚姻的阴影。
婚姻的密码在于“求大同,存小异”。有人比喻夫妻就像两块拼在一起的木板,双方的结合并非天衣无缝,质地和纹路也不尽相同。夫妻不会像两滴水一样,他们在性格、爱好、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任何一方都不能用自己的特点去消灭对方的特点,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对方。夫妻双方应允许各自保留一块独具特色的“自留地”。
凡事不必太认真,如果太较真,由于人是相互作用的,你表现出一分敌意,他有可能还以二分,然后你则递增为三分,他又会还回来六分……,把敌意换成善意,你会有多么大的收获。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双负,能成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时,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
对周围的环境、人事,假如你有看不惯的地方,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怒不形于色,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对人要宽宏大量
爱和怨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同时存在、形影不离。有时,夫妻间爱得真挚,便恨得痛切;有时,误解突生遂势不两立,误解一释,便和好如初。情人怨所爱的人陡生恶习,慈母恨孩子久不成材,此怨此恨中正包含着深切感人的爱。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令人烦恼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突现在你面前,给你心中留下哪怕是短暂的印象,使你感到不快、厌烦;有时,一些重大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这就可能在你的心灵深处造成重创,甚至威胁你的生活。而造成这些灾难性事件的人,如果正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你该如何对待他呢?
谅解和友谊有两个男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在一个学校里,而且在同一个班里。俩人情同手足胜似手足,终日相处形影不离。他俩都是独生子,很得家长的喜爱。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他俩相约到海边游泳。夏日的海滨,细细白沙柔软而蓬松,蓝蓝的海水不断地轻轻亲吻着他们的脚背,吸引他们恨不得一下子投向大海的怀抱中。这对年轻好胜的小伙子互相比赛着向深处游去。突然,风云骤变,阳光隐没在厚厚的云层里,那碧绿的海水顿时变得混沌暗黑。不一会儿,暴风雨便如同瀑布似的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狂怒的海水发出呼呼巨响。这两个小伙子在滔天的白浪中与危险苦苦地搏斗着,他们刚刚游在一起,就被一层巨浪分开了。他们高声喊叫着,竭力保持联系,同时,拼命往岸上游去。风越来越大,浪越来越高了,海浪时而像无数隆起的小山,把他们抛向高空,时而又如凹下去的狭谷,使他们掉进无底的深渊。啊,一个小伙子仍在高叫着同伴的名字,却怎么不见回音?他心急如焚,拼命向同伴那里游去。人不见了!他不顾一切地喊叫着,寻找着,直到凶猛的巨浪把他打昏。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好友不幸溺水身亡。后来,他伤愈出院了,但他心中的忧患却日渐加剧。是他主动找好友去游泳的,是他没把好友抢救出来。他失魂落魄地终日在海边徘徊,向着一望无垠的大海轻轻呼唤着好友的名字,但是只有那阵阵涛声作答。
他来到好友家里,请求伯母的宽恕。那失去独子的母亲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无暇顾他。他每次都怀着一颗负疚的心情悻悻而去。
这种痛苦的心绪一直伴随着他离开校门,走上了社会;为亡友而产生的伤感也注满了他的新房,甚至在蜜月中也不时地影响到新婚的热烈气氛,这使新娘惊诧不解、思绪万千。她看到丈夫总爱在海边定睛伫立、神不守舍,便生气道:“你总来海边,那你就去跟大海一块过日子吧!”一气之下,便离家而去了。妻子的离去,使他陷进了更大的苦恼之中。
一天,有人轻轻地敲他的房门。来了两个人,一位站在门外,另一位妇人进来,轻吻了他的额头,亲切地说:“孩子,还认得我吗?”他抬头一看,来的正是他亡友的母亲。“伯母,想不到是您来了!”他惊喜地扑上去。妇人亲切地抚摩着他的头发说:“我的孩子,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曾经对你也不够冷静,请你多多原谅!”说着,两行晶莹的泪水无声地流淌在她那苍白的面颊上。“伯母!我的好妈妈!”他再也忍不住了,痛悔和欢喜的泪水尽情地涌出。然而,这已不再是难过的泪水,而是互相谅解的热泪。她冷静了一下,说:“我今天来,是想对你说,我从你身上看到我的孩子还活着。你为他倾注了自己的哀思,我从你的情感中感受到人生的欢乐。让我们互相谅解吧,让我们如同一家人那样互相体恤吧。我从你妻子那里了解了你的感情,我觉得你是可敬的。但是,我与你、她与你之间还缺乏谅解的精神;现在,我把她找来了,愿你们永远相互体谅,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吧!”
从此,他心头的忧虑消除了,小夫妻俩和好如初,相亲相爱,他们还把亡友之母接来同住。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
对立与协调一位新婚不久的新娘突然在新郎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情书,阅后,顿时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她感到天昏地暗,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她感到她们新婚家庭就要完结、消失了。她久久地呆坐在门口椅子上,心中对“背叛了的丈夫”恨得咬牙切齿。他终于出现在她面前了,她立刻如同一枚炸弹似的在他眼前轰然炸开了,她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厮打斥骂他。他显然是十分尴尬难堪的。他涨红了脸,竭力使她镇静。待她的怒气稍微缓和些了,他请她坐在床边,冷静地对她说:“亲爱的,请你相信我对你的忠贞吧,我发誓,我对你毫无二心!”“那这封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正是我要向你解释的。这位姑娘是我原来大学里的同学,她曾经向我提出结婚,被我拒绝了。现在,她不知怎么知道了我们已结婚了;她气极败坏,于是给我写了这封信,她怀着一颗嫉恨之心,采取了写情书的方式,企图来搅乱我们平静如水的幸福生活,这是什么情书?只不过是一出恶作剧而已!而你却信以为真了。请原谅我吧,亲爱的,我不该对你隐瞒了此事。不过你使我看到了你的诚挚的爱,我也希望能看到你的谅解之心。”说完,新郎拉起了她的手,把一封短信塞在她的手里,说:“这是我给她的回信,请看吧。”这封早就写好的短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自己妻子的深情厚意和对新婚欢乐的盛情赞颂。妻子明白了一切,她把这封短信贴在心口上,转怒为喜,转喜为嗔,幸福的笑意又回到了她的嘴边。
人生在召唤谅解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唤起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和留恋,它可以促使犯错误甚至犯罪的人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有一个工人由于在生产的关键时刻,意志不坚,马虎从事,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被捕入狱了。在狱中,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后悔莫及,但没有消沉,反而认清了责任,增强了自信心。快要出狱的前夕,他给厂长写了封信,信中说:“我认清了自己的罪过,很对不起大家。我即将出狱重新开始生活了,我将在后天乘火车路过咱们厂。作为工厂原来的职工,我恳切请求您和大家接受我这颗悔过之心。如能偿此愿,敬请您在我路过工厂所在车站时,扬起一面旗子,我将见旗下车;否则,我将去火车载我去的任何地方……”他终于出狱了,带着一颗痛悔的心,张着一双迷惘的眼睛。临近车站了,他微微闭上双目,默默地为命运祈祷。他睁开双眼,啊,他看到了什么?莫不是眼花了不成。他使劲揉了揉两眼,看见车站上一些人手里擎着各种彩旗,是他们,是他的”“工友们在高声呼唤着他的名字。他们那亲切的声音唤起了他强烈的生活欲望和信心。他没等车停稳,便泪流满面地投入到人群之中了。后来,他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工人。
谅解也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歧路人走入正轨,发挥他们的潜力。
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错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宁静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亲切的,富有爱心的,也是宽容的。如果你犯了错,而且真诚地希望他人宽恕时,绝大多数人不仅会原谅你,他们也会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一点愧疚感也没有。
可贵的是,我们这种亲切的态度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什么人种、地域、民族的分别;但就只对一个人例外。谁?没错,就是我们自己。
也许你会怀疑:“人类不都是自私的吗?怎么可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的,人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饶恕而已,如果不这么自我安慰的话,如何去面对他人?但在深层的思维里,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细心一点就好了。”或是:“我真该死,这样的错怎能让它发生?”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你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想得出来的话,那你一定有过耿耿于怀,并没真正忘了它。表面上你是原谅了自己,实际上你是将自责收进了潜意识里。
我们可以对他人这么宽大,难道就没有资格获得自己这种仁慈的对待吗?
没错,我们是犯了错。但这个世界上谁能无过?犯了错只表示我们是人,不代表就该承受如下地狱般的折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正视这种错误的存在,由错误中学习,以确保未来不会发生同样的憾事。接下来就应该获得绝对的宽恕,再下来就得把它给忘了,继续往前进。
人的一生中犯的错误可多了,要是对每一件事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一大袋的罪恶感过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
犯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遭受打击的时候,难免会格外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拳击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感觉。在那时候,你会觉得简直不想爬起来了,觉得你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十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还会慢慢恢复体力,平复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来,看见光明的前途。你会淡忘掉观众的嘲笑和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玛丽·科莱利说:“如果我是块泥土,那么我这块泥土,也要预备给勇敢的人来践踏。”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时时显露着卑微,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这种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造物主给予人巨大的力量,鼓励人去从事伟大的事。这种力量潜伏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每个人都具有宏韬伟略,能够精神不灭、万古流芳。如果一个人不尽到对自己人生的职责,在最有力量、最可能成功的时候不把自己的力量施展出来,那么你不可能成功。
记住,宽恕,忘怀,前进。宽恕自己,才能把犯错与自责的逆风化为成功的推力。
然而,惟有宽容待己,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宽容地对待他人,才会爱他人。
一位美国医生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研究:有2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他觉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态度较积极,自我价值极高,对事情较看得开,处事较有弹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灵的力量,也就是心能较大,较强,换句话说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为免疫系统较强些。其实关于心能的大小强弱对人的各方面都有影响,医生、心理学家等人早已提出各种理论与实验结果。
喜欢自己,因为你是你今生的唯一;善待自己,你将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给予他人,让别人喜欢自己。
26岁的公关部经理苏琪失恋后变成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她说,我是一只折断翅膀的丑小鸭,整个世界都把我抛弃了。可是,她忘了,这个失恋的苏琪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苏琪。如果她学会喜欢自己,爱自己,她就不这么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