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天,王进除了早晚悉心伺候老娘服用汤药,他几乎足不出户,甚至连教导史进武艺的事儿都暂且搁置一旁。书桌上,一封封书信在他笔下逐渐成型。这日清晨,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洒在庭院中。王进早早候在那里,见姜齐活动完身子骨正要离开,他快步上前,一把拦住,“愚兄不负所托,这一叠书信尽是愚兄认得的不得志的好汉,至于贤弟能否将他们招揽到梁山,便要看贤弟的本事了!”姜齐抬眼,瞧见王进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眼眶瞬间微微泛红。他心中一阵暖流涌动,忙伸出双手,紧紧握住王进的胳膊,声音中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感激:“哥哥何必如此劳神费力?小弟实在是受之有愧!”“若非贤弟,家慈怕是……如此救命的恩情,我不能亲身奔赴梁山相助,已觉对不住贤弟。如今贤弟有所求,愚兄岂有不尽全力的道理?这不过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王进说完,拱手离去。姜齐这才注意到手中那厚厚一叠信件,粗略一数,不下十三四封。他轻轻叹了口气,感慨王进做事的实在与用心。回到房中,他坐下之后,将信件逐一展开,同时,脑海中的“ai智能系统”悄然启动,开始仔细对照分析起来。“没听说过,史书上毫无记载,杂记里也不见姓名,小说中更是从未提及。”翻看了几封后,姜齐不禁微微摇头。这些大多是籍籍无名之辈,可他还是将信件一一收好。不为别的,就冲王进这份掏心掏肺的用心,他也定要去拜访这些人,说不定能在其中寻得璞玉。“咦!他居然也在?”姜齐看着手中信件,“陈希真这老道居然……看来回去梁山要有大收获了!”姜齐把手中信件反复掂量,心中一时难以抉择。这陈希真,表面上是个道学先生,实则内里复杂得很,简直就是个翻版的宋公明!宋江无奈落草为寇,陈希真同样是被迫走上这条路;宋江一门心思求招安,陈希真也有着同样的诉求;宋江安排了一百单八魔星下凡的说法,陈希真则宣讲三十六雷府将军下世;宋江奉命征讨方腊,陈希真更绝,直接是征讨宋江;宋江被人诟病假仁义真小人,这陈希真更是虚伪得如同戏精一般。而且,宋江身边有李逵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杀星,陈希真身边也跟着他那嗜杀成性的亲女儿陈丽卿!姜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将这份书信单独收好。他决定,先去拜访陈希真,亲眼看看此人究竟如何,再做定夺。至于那位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星陈丽卿,姜齐轻轻摇了摇头。到什么庙里念什么经,姜齐过来生活了十多年,虽然早就习惯了宋朝的风土人情,可是,这种被限制束缚住手脚的感觉,依旧感到憋屈!姜齐又看了几封书信,取出重要的,按照地域远近的放好,心中不由叹道,“王进啊王进,你个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还有当人贩子的潜质,真香!”姜齐想到那些好汉齐聚梁山的场面,自己心中便开始热血沸腾!“焦挺!郁保四!”“在!”“收拾行囊,备好马匹,明日启程!”姜齐的话语中充满了干劲与决心。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姜齐便找来一个小厮,让他前去通报史太公,自己要登门告辞。史太公一听姜齐要走,顿时心急如焚,连礼仪都顾不上了,匆匆跟着小厮来到偏院。只见姜齐正在房中忙碌地打包行李,史太公急忙上前,满脸关切地问道:“小郎君可是在这偏院住得不如意?还是下人哪里怠慢了郎君?为何这般匆忙就要告辞?”“老太公说的哪里话!”姜齐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本是游学至此,如今也驻脚了个把月时日,还有其他地方要走动,实在是不能再多做打扰。”“可惜啊!我儿福薄,恨不能长随左右,日夜聆听教诲!”史太公听闻姜齐确实有事要离开,不禁叹息一声,眼中满是遗憾。不过,他很快又热情地说道:“那小郎君莫要急切,不差一两日,待小老儿安排酒宴,吃的畅快了再赶路不迟!”“已经叨扰许久,哪里还能麻烦太公?”姜齐摆手拒绝道,“实在是不得耽误。”史太公见姜齐去意已决,也不好再勉强。他转身吩咐管家,赶忙去库房取来百两银子,硬是塞进姜齐的包袱里,语重心长地说:“穷家富路,小郎君是个精细人,但出门在外,千万不可委屈了自己。再说,人拜先生还要送上束修,小老儿虽然没什么学问,可这道理还是懂的。小郎君费心教了我儿许多道理,这银钱虽俗,却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还望小郎君务必收下!”姜齐推脱不得,只得收下,又从一旁书囊中取出一册《春秋》,交于史老太公,“小可身无长物,唯有平日所读《春秋》一册,其中多有注释,可便史家兄弟自学,太公可以转交于他。”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等姜齐送走了史老太公,又前往王进住处。王进将姜齐迎进房内,与老母亲见过礼后,三人围坐在一起。姜齐关切地问道:“老太太身体可好些了?”“已然安好了,只是之前医者又来,说是还需补些元气,幸好这史家存着些人参大药,可以借用。”王进回答道,接着话锋一转,“贤弟可是要走了?”“正是。小弟见了哥哥所写的那些好汉,心中急切,恨不得立刻登门拜访。所以哥哥此去延安府,兄弟就不再相送了。只是有一句话,哥哥若在延安府待得不如意,还请记得小弟在郓城梁山,梁山的大门永远为哥哥敞开!”姜齐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真诚。“有小郎君这话,我儿无后顾之忧了!”老太太笑道,“我儿是个迂腐之人,不知变通,若是真有走投无路之时,小郎君万望收留于他,便是做个守门牵马的小卒,也是我儿命数!”“老太太这是哪里的话?莫不是要打我脸面?”姜齐急忙说道,“自家哥哥来投,我岂会亏待?必定会妥善安排!”三人又说了许多告别的话语,姜齐执意留下五百贯钱引,不顾王进母子俩的再三推辞,这才起身离开。次日一早,天色微亮,姜齐三人便打点好行囊,牵着马匹,来到史家庄门口。他们对着庄门深深作揖,然后翻身上马,往西而去。行了十多里路,姜齐远远便瞧见路边站着三人,正是少华山的朱武、陈达和杨春。朱武见姜齐等人到来,快步上前,略带埋怨地说道:“小郎君何苦走得这般匆忙!我等还未尽地主之谊,小郎君便要不告而别?”“咱们自家兄弟,何须这般客套!”姜齐笑着下马,走上前去,“左右不过一月时间,到时咱们在梁山相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岂不比在这路边喝风吃土来得爽快?”“小郎君所言极是。”朱武见留不住姜齐,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正事,“那日听了郎君吩咐,我遣人去华山招募人手。去除那些不可取的,又有近千把人愿意一路跟随,不知郎君可否应下?”“当然应下!”姜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三秦之地的汉子,越多越好。你招来一千不嫌少,招来三千我也不嫌多!若是梁山容纳不下,小可自然还有别的地方安排。眼下这个时节,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朱武点了点头,接着又面露忧虑地说:“只是舟楫不足。”姜齐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问道:“朱军师可有主意?”“小郎君可知蒲东?”朱武说道,“之前那里舟楫众多,后来黄河改道,那里的舟船便荒废了。若是能将它们买下来,我们便可顺着昕水河至汾河,再由汾河进入黄河。”“如此一来,便又得多等些时日了!”姜齐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务必看顾好咱们的人,千万不要生出是非。可让那五十人担任队正,一队百余人,先行出发。待购船之事办妥,再陆续启程,免得人数太多,惊动了黄河两岸的州府!”在晨光之下,姜齐与朱武等人又详细商讨了一番后续事宜。随后,姜齐翻身上马,朝着蒲东方向而去。:()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