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早。
梁琪一大早起床就开始忙活了。
孟记食铺的伙计刚好来送食材,大清早采买的小葱和菘菜,水灵得一掐全是汁水,豚肉也是屠户现宰的,挑的是上好的后腿肉。
东京的早市从寅时就开始了,因那个时候天都不亮,商家提着灯在晨雾中做生意,活像星星点点的鬼火,因此也叫鬼市。
说是鬼市,其实一点都不吓人,反而热闹得很,食铺、酒楼和大户人家的后厨,皆要一大早到鬼市去采买食材,不耽误做早饭。
梁琪把豚肉切成块,扔进绞肉机里打肉馅儿,打好的肉馅儿调味,而后倒进自动包子机中,让机器来包。
她检查了一下机器出来的质量,完全没有问题,便放心设定了一百个的量。
这包子机虽然不大,产量可并不低,不过半个小时,一百个灌汤包新鲜出炉。
梁琪并不蒸熟,而是在竹筐中衬上笼布,把包子一个个都装进去,小心盖好,避免干燥爆皮儿,等着梁莹上工是给孟记食铺带过去。
包子装进竹筐,梁莹那边也收拾完毕,拎着竹筐出了门。
观桥离孟记食铺并不远,梁莹走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把竹筐交给后厨,由厨子将包子转移至笼屉中,好好蒸上。
孟二娘今儿也不在房里批切香料了,书了“灌浆汤包、樊楼同款”的牌子挂在门口,亲自看着生意。
不一会儿,便有客人问询:“你家这灌浆,真的和樊楼卖的一摸一样?”
孟二娘答:“当然,假一赔十。”
“多少钱一笼?”
“四十文。”
四十文吃顿早饭,有点贵,但四十文吃一笼樊楼同款灌浆汤包,那可太值当了。
这包子若是去樊楼和黄家吃,没有一百钱下不来。
那食客将信将疑地说:“给我来一笼。”
孟二娘主动充当起跑堂的角色:“好嘞,客官您里面请。”
灌浆还没端上桌,客人就闻到了肉包子的香味,虽不知和樊楼的是不是一个味儿,但闻起来着实很好闻呐。
等汤包上了桌,尝了一个后,这客人便不再纠结是不是和樊楼的一个味儿了,因为实在太美味了,不管是不是一个味儿,也值这个价钱了。
被招牌吸引来的食客越来越多,有在樊楼吃过的客人,看到招牌后好奇地来到铺子里,尝过后怒拍大腿,这可比樊楼的灌浆还好吃呢。
关键是还这么便宜。
孟二娘倒没想着抹黑樊楼,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人家大酒楼地段好,装潢也奢华,价格贵一些也能理解。
盖因生意如意红火,她心情好,让说什么好话都是能说出来的。
不过一顿早饭的功夫,一百个汤包已经全部售空。
孟二娘边数钱,边念叨包子包少了,得让梁莹回去跟梁小娘子说说,包二百个都不愁卖。
故而拿着甜果茶来到梁莹跟前儿:“莹丫头,晚上回去跟你阿姐说,明个的包子越多越好,千万记得哦。”
梁莹点点头:“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