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点,也是郗岑与谢瑾最大的分歧。
——谢瑾把司马氏抬得高高的,通过与司马氏合作的方式,逐渐达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想要一步步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给圣人,好教他重振皇权,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掉江左与生俱来的顽症痼疾。
——而郗岑则早早地看透了这些世家对权力的痴迷,干脆想一不做二不休地废了司马氏,重创反对的世家,另立一个大权在握的新君。
可是,要怎样才能废了司马氏呢?
他想出的办法是,先废了当时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皇帝,再扶持他们自己看中的傀儡会稽王即位,就这么一步步试探世家,收拢权力,最后再通过曹魏以来惯常的禅让之法,将皇位交给桓阳。
毕竟,曹魏的皇位、司马氏的皇位,不都是这么来的吗?
可是,他们都忘记了,一个傀儡,怎么能有权力把这本就不完全属于他的帝位拱手让人呢?
郗岑以为,桓阳权倾朝野,又有兵马。一旦圣人有禅让之意,世家纵想抵抗,也不过是螳臂当车,徒增伤亡罢了。
可是江左立国之初,将军王重扼制上游,丞相王引执掌中枢,琅琊王氏占尽姓氏、兵马、地利之便,王重却还是失败了。
因为世家们早已达成了默契,他们满足于与司马氏的合作——反正他们又不能做皇帝,换个皇帝,难道会比无能的司马氏更好吗?不,他们并不需要多么奋发有为的皇帝,那会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那些平日里臣服于桓阳的世家,到了最后的关头,全都倒戈相向,开始维护他们原本看不上的司马氏。
毕竟,维护司马氏,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桓阳即使手握重兵,也不敢屠尽建康城中的大小世家。
就算真的杀了这些人,他也不能进一步地杀尽三吴氏族。
就算能杀,可是,没了这些人,谁来治国呢?
谢瑾敢带着王平之,去与拥兵城外的桓阳交涉,倚仗的就是这些个不合作的世家。
他们只有两个人,却代表了无数世家的态度。
而他们赌的,是桓阳想要一个清白的身后名,也要个安稳的江左。
昔年王重之乱,元帝脱尽戎衣,身着朝服,对着王重说道:“你如果想要这个帝位,只管早早跟我说声便好。我若知道你的心意,自然早早返回琅琊,将皇帝让给你做。又何至于走到今日这番地步,使百姓平白遭受战乱之苦?”
元帝态度如此卑微,仿佛要将帝位拱手相让。但在高平郗氏、太原王氏、太原温氏以及陈郡谢氏的反对之下,王重还是失败了。
因为,世家们既珍惜江左来之不易的和平,又喜欢司马氏这些软弱无能的皇帝。
毕竟,换了别的铁血君王,世家们哪里还能有这样大的权柄呢?
江左,终究还是世家的江左,并且永远不可能是某一个世家的江左。